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注射剂被应用于临床。它们的出现,克服了传统中药起效迟、作用慢、生物利用度低等诸多不足,尤其是在急危重症的抢救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中药剂型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也逐年增多。在近日召开的“2008年北京地区药学学术年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主任鲁卫星表示,除去药品本身的问题,由不合理应用带来的“医源性”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同样十分普遍。他就当前比较常见的一些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现象进行了分析、“诊断”。
症状1:
使用不对证
“发烧用清开灵针,感染用双黄连粉针,这似乎已经是某些中医和西医师不成文的用药法则。这种不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机械地以药对症的用药方法,是导致‘医源性’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的原因之一。”鲁卫星指出,这相当于将中医的热证与西医的感染性炎症划等号,但在临床上,这个等号并不完全成立,套用化学药研究模式的中药药理作用与客观层次的中药功能是有区别的。以感冒为例,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不适用于风寒感冒。
处方1:
遵循中医用药规律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的精华,是中药应用的惟一的根本法则,中药注射剂同样应该辨证应用。因为中药注射剂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用现代工艺提取而生产的,所以其应用应该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尤其应按辨证施治的用药原则,严格区别中医药学中的功能与西药的药理作用的概念,严格区分中医药学中主治与西医适应证的概念,不能简单地按药品说明,不经辨证地盲目用药。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注意异病同证或同病异证等情况,只有对证用药,才能做到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症状2:
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张惠霞等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该中心2004~2005年收集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发现,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两种以上药品联合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762例,占51.61%;其中1例为5种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
鲁卫星认为:“中药注射剂多为组方配伍,其中单味药的成分就已十分复杂,再与其他注射剂联合使用,将增加其安全风险。”由于中药注射剂还是一个新剂型,临床缺少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的知识和经验,二者的不合理配伍尤其值得关注。盲目地将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混在一起应用,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
鲁卫星介绍,不合理的中、西药注射剂配伍会导致三个问题。一是药物pH值的改变。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pH值过高或过低均能使其中某些成分的溶解度降低或溶胶状态被破坏而析出沉淀;生物碱、皂苷、氨基酸等成分也可能因pH值的改变发生氧化、水解、缩合等反应,导致注射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或产生气泡等现象。二是导致出现抗原性物质。中药注射剂中的有些成分如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等具有抗原性或半抗原性,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后或在它们的代谢过程中,可产生抗原性物质。这些物质与机体作用后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三是导致热原量的叠加。各种中药注射剂中均存在一定量的热原,中药注射剂用量一般较大,在与其他西药注射剂或输液配伍后,易造成热原量的叠加甚至超过药典规定的限量。
处方2:
尽量不配伍应用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其注射剂型的研制和应用时间相对较短,至今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尚属科研空白,因此应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尽量单独使用,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在两种药物之间应输一些液体,如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隔开两种药物,防止两种药物在血液中混合发生化学反应,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此外,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由药师着重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的医嘱的审核,通过药师对输液医嘱的督导,减少输液中的不合理用药,进一步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在配液时应注意药液的配制顺序、加药方法,尤其是粉针应注意先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输液中。
症状3:
超剂量应用
“现在,临床一些医生认为中药比较安全、副作用小,多用点少用点无所谓。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超出说明书规定最大用量的现象很普遍。这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鲁卫星说。
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张惠霞等研究发现,在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超剂量用药者为730例,占总数的21.38%,其中儿童为268例,占儿童总数的39.76%。由此可见,超剂量用药可加大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此外,鲁卫星指出,长期使用中药注射剂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用药时间过长易使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或者产生药物依赖性。如牛黄解毒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长期使用则会导致中毒。
处方3:
严格用法用量
在不少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上大多注明使用该药时需要加一定量液体稀释方可应用,按照说明书执行是比较安全的,超出说明书规定的用药浓度则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避免超量应用;中药注射剂都有用药疗程,当疗程结束时应及时停药。
而且,应严格控制滴注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中药注射剂滴注过快会导致药物局部浓度过高,可使不溶性颗粒在毛细血管内聚积、堵塞而导致头晕、疼痛、刺激性皮炎等;滴注过慢,中药注射剂容易发生水解、氧化、变色、pH值改变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记者 徐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