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24 Hours活動
2005年7月13日,Borland的Developer Relations組織了一次盛大的24 Hours of Delphi在線廣播節目。David I和John Kaster他們熬了一整天,爲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節目內容。所有的錄音(除去插播的音樂)可以從這裏下載到。當然,很多老外的口音(特別是歐洲口音)讓我感覺十分的新鮮。我必須承認爲了正確理解Marco Cantu的Italy口音,我花了幾個小時反複聽。感覺這絕對是練習英語聽力的絕佳材料。這一次的主題自然是才發布半年的Delphi 2005了。Dale Fuller離開之後繼任CEO的Scott Arnold先生也作客了一小段。在上面給出的下載地址還貼有不少Delphi名人的照片,值得收藏。特別是Danny Thorpe先生的一張,似乎也是他在Borland網站上留下的最後影像。
很快我們又從李維先生的博客上面知道了關于DeXter的最新消息。不過,據說因爲泄露了這些消息,Borland總部還立即發了警告給先生,搞得他忍不住又在博客上面抱怨了幾句。
換了CEO之後的Borland風格上從整體上說是轉變得更加靈活了。既然大家已經開始如此的關注DeXter,不如就此開始對于DeXter的宣傳攻勢。因此很快Developer Relations很快又組織了另一次24 Hours節目,即24 Hours of DeXter。這一次日期選在了10月24日,時間上距離11月的Borland Conference很近。由于此時多數Delphi資深人士已經得到了DeXter的測試版本,所以從錄音中就可以得到關于DeXter新特性的種種描述和即將到來的Borland年會的消息,對于沒有機會參與測試計劃的我來說是極大的誘惑。
相比較而言,第二次活動的組織更加成功,參與訪談的專家數目大了不少(似乎這也是沒有挂出相關人物照片的緣故,有點遺憾)。雖然劃分下來每個人的時間都不是很多,但是內容更加豐富。我個人自然還是最喜歡Marco Cantu,Danny Thorpe,Allen Bauer以及Castalia作者Jacob Thurman四個人的訪談。特別是Danny很快的語速以及Allen懶懶的聲音。
這兩次節目中,Borland及其技術合作公司(Borland Technology Partners)提供了豐厚的獎品,實在很誘人。可惜由于時間的緣故,我都錯過了。希望下一次我可以收聽到直播並且提出自己的問題,而且碰碰運氣,看能不能中個獎。
BorCon05
Borland Conference 2005也是一次特別的年會。Borland第一次使用了Camtasia軟件來爲不少Seesion錄像,比如Marco Cantu的The Fun Side of Delphi。由于可以下載觀看,所以又彌補了不少不能親臨現場的遺憾。
Delphi 2006發布
Delphi 2006也終于在12月初發布了。可以說這一次的IDE,也就是Borland Developer Studio 4,是最近多個BDS版本中最爲穩定和優秀的。
1. 這自然是因爲Borland終于在R&D中設置了專門的質量保證部門和質量保證人員。而且Delphi 2006的新特性集合很早就封閉了,轉而花了很長的時間從各個方面來改進Delphi的穩定度。
2. 隨著對于BDS核心的改進,個性之間也更加獨立,可以使用不同的啓動參數分別啓動,而不再是只能一次就加載全部的個性內容。
3. 模仿.NET 2.0中WinForms設計器對VCL作出的輔助設計功能Live GuideLine極大的簡化了窗體上擺放控件時難以精確定位的問題。十分常用的對齊面板現在終于可以下崗了。
4. 代碼編輯時,新增的Live Template可以大大提高輸入代碼的效率。不過,這個功能在第三方工具如CodeRush和Castalia中都已經有類似功能了,所以,雖然好用卻沒有足夠的創新。而且如何定制一個自己的Template在幫助文件裏面更是只有錯誤的信息。只有在Borland Blogs上面才能找到正確的說明。
BDS 2006 Updates
關于BDS 2006的Update1,必須指出主要目的是讓發布時還處于Preview狀態下面的C++個性達到RTM的水平。這在後面的篇幅中會有詳細描述。
而Update2出來之後,Borland仍然繼續提供升級,連續發布了多個Hotfix來修正IDE中的臭蟲,大大改進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ECO III
ECO III也是很大的亮點,提供了可執行狀態機的設計能力。隨著一本免費ECO電子書的面世,學習ECO的又一波高潮出現了。另一本得到Borland內部首肯的ECO的書也可以在lulu.com上面買到。當然,李維先生最近也完成了自己的ECO書,估計很快就可以上市出售了。只希望屆時先生可以再次光臨武漢簽名售書呀。
Together
我個人最喜歡的新特性自然是Together了。本來就試用過Together ControlCenter並且成功做出過報表的OO設計,輕松完成了一個實際項目的報表生成模塊的設計。現在呢,Together for C#讓我可以從架構上面對CBC進行重構,加入更多的設計模式。很遺憾Together的品質依然不是很穩定,同當初的Together CC還是有不小差距。
Together for Delphi的出現本來應該是令人十分高興的一件事情。雖然從Delphi 7開始,多數Delphi用戶都知道了ModelMaker,可是畢竟是第三方的插件,同IDE的融合還是不理想,需要不停的切換。而且在UML和MDA領域,Together的名氣還是高出ModelMaker很多。Together如今融入IDE之後,使用上面的確是方便了太多。然而,對于長久以來的Delphi用戶,讓他們安裝.NET框架和SDK,還有一個J#運行時,只是爲了得到一個高級工具Together,實在有點說不過去。這也是爲什麽那麽多用戶強烈要求把大量不是那麽實際的功能從Delphi的IDE裏面拆除去。
UML發展了這麽多年,而李維先生也是多次提到這是將來程序員們都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但是還是有那麽多人做的小項目根本不需要這樣學院氣息的東西,所以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依靠Together打開低端市場。
其實很難理解Borland在自己的産品中內置了Together之後還要發布Together for Visual Studio。本來Together可以成爲Borland各個IDE的獨門利器呢。是與狼共舞嗎?不要被狼咬傷才好。這就是Rational Rose不再支持MS産品的緣故吧。
Delphi 2006的銷路似乎還不錯,連JEDI Code Format的作者Anthony Steele在錯過了幾次升級版本之後,也升級到了這個新版。
下面是Delphi 2006的啓動畫面,同之前的幾個版本都完全不一樣,沒有那麽多ALM的色彩,而是換成了十分深沈的藍與黑。不過,之前我下載試用過Together 2006 for Eclipse,所以對這一風格並不陌生了。
Delphi社區的貢獻
在Delphi 2006中,凝聚了Borland的研發團隊以及Delphi社區的共同努力。
如果你感覺Delphi 2006編譯的執行文件運行效率高,那麽你應該好好感謝FastCode項目和FastMM。前者改善了Delphi核心的RTL,使得Delphi 7之後一直沒有太大變化的這一部分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這也是導致IDE啓動速度明顯加快的一個原因。而FastMM本來也是FastCode的一部分,不過其關注點放在了內存管理上面。可以說這也明顯的改善了Delphi程序執行的效率。
值得提醒的是這兩個項目都支持Delphi的老版本。通過安裝Delphi Speed Up,可以提高Delphi 5/6/7/2005的啓動速度,安裝FastMM則可以讓Delphi 6/7編譯出更好的軟件。所以,開始行動吧。
.NET 2.0,MS的殺手锏
Delphi 2005面世的時候,.NET 2.0就已經出了Beta版本。Borland也一直在關注這一技術趨勢。到Delphi 2006確定于05年年末發布時,.NET 2.0正式版本還沒有出來。那麽,Borland面臨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到底是延遲Delphi 2006的發布時間,等到.NET 2.0出來還是發布一個支持.NET 2.0 Beta的開發工具。
由于很大程度上Delphi這時的用戶群體還沒有升級到.NET,所以,爲了盡可能的爭取Win32市場,Delphi 2006很難推遲——Delphi 2005沒有完成的工作,急切需要一個新的版本來完成。因此第一個選項就被否定了。
發布一個支持.NET 2.0 Beta的版本,這樣的工作感覺只有RemObjects那樣的小公司可以做到——當然,我決沒有貶低Chrome的意思在這裏,Chrome還是一個很不錯的新語言。而且,從一些渠道得到的消息看來,MS不允許Borland在Delphi的發布光盤裏面包含.NET 2.0 Beta,而是要求用戶自行到MS官方下載。你也知道,如果不是Borland光盤裏面帶有.NET 1.1,似乎我們不會主動去MS下載這些東西。所以,這個要求幾乎就使得第二個選項變得十分不現實。我個人感覺這就是MS的慣用手段了,讓它自己的Visual Studio 2005先行一步,讓其他所有開發工具廠商被迫等待。
Danny Thorpe在24 Hours of DeXter中間也說得很明白,由于大量用戶還是在使用.NET 1.1,而遷移到.NET 2.0上面還是需要時間的,所以,Delphi 2006不支持.NET 2.0也不是特別大的問題,只要Borland及時跟進,早日推出.NET 2.0的版本就能夠跟得上。
因此最後的結果就是Delphi 2006還是搭配著.NET 1.1發布,在一個.NET 2.0風風火火的時候十分刺眼(我很反感現在機器上面有兩個不同版本的.NET框架)。
Delphi for .NET編譯器其實早已支持了.NET 2.0編譯,而且似乎是從Delphi 8附帶的dccil.exe開始就具有這一能力。關于詳細的情況,我是從Marco Cantu的博客上面知道的,如果有興趣,你也可以試試看。
兩次24 Hours活動
2005年7月13日,Borland的Developer Relations組織了一次盛大的24 Hours of Delphi在線廣播節目。David I和John Kaster他們熬了一整天,爲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節目內容。所有的錄音(除去插播的音樂)可以從[url=http://bdn.borland.com/article/0,1410,33109,00.html]這裏[/url]下載到。當然,很多老外的口音(特別是歐洲口音)讓我感覺十分的新鮮。我必須承認爲了正確理解[url=http://www.marcocantu.com]Marco Cantu[/url]的Italy口音,我花了幾個小時反複聽。感覺這絕對是練習英語聽力的絕佳材料。這一次的主題自然是才發布半年的Delphi 2005了。Dale Fuller離開之後繼任CEO的Scott Arnold先生也作客了一小段。在上面給出的下載地址還貼有不少Delphi名人的照片,值得收藏。特別是Danny Thorpe先生的一張,似乎也是他在Borland網站上留下的最後影像。
很快我們又從[url=http://gordonliwei.spaces.live.com/]李維先生的博客[/url]上面知道了關于DeXter的最新消息。不過,據說因爲泄露了這些消息,Borland總部還立即發了警告給先生,搞得他忍不住又在博客上面抱怨了幾句。
換了CEO之後的Borland風格上從整體上說是轉變得更加靈活了。既然大家已經開始如此的關注DeXter,不如就此開始對于DeXter的宣傳攻勢。因此很快Developer Relations很快又組織了另一次24 Hours節目,即[url=http://bdn.borland.com/article/0,1410,33368,00.html]24 Hours of DeXter[/url]。這一次日期選在了10月24日,時間上距離11月的Borland Conference很近。由于此時多數Delphi資深人士已經得到了DeXter的測試版本,所以從錄音中就可以得到關于DeXter新特性的種種描述和即將到來的Borland年會的消息,對于沒有機會參與測試計劃的我來說是極大的誘惑。
相比較而言,第二次活動的組織更加成功,參與訪談的專家數目大了不少(似乎這也是沒有挂出相關人物照片的緣故,有點遺憾)。雖然劃分下來每個人的時間都不是很多,但是內容更加豐富。我個人自然還是最喜歡Marco Cantu,Danny Thorpe,Allen Bauer以及Castalia作者Jacob Thurman四個人的訪談。特別是Danny很快的語速以及Allen懶懶的聲音。
這兩次節目中,Borland及其技術合作公司(Borland Technology Partners)提供了豐厚的獎品,實在很誘人。可惜由于時間的緣故,我都錯過了。希望下一次我可以收聽到直播並且提出自己的問題,而且碰碰運氣,看能不能中個獎。
BorCon05
[url=http://bdn1.borland.com/devcon05/]Borland Conference 2005[/url]也是一次特別的年會。Borland第一次使用了Camtasia軟件來爲不少Seesion錄像,比如Marco Cantu的The Fun Side of [url=http://www.borland.com/us/products/delphi/]Delphi[/url]。由于可以下載觀看,所以又彌補了不少不能親臨現場的遺憾。
[url=http://www.borland.com/us/products/delphi/]Delphi[/url] 2006發布
[url=http://www.borland.com/us/products/delphi/]Delphi[/url] 2006也終于在12月初發布了。可以說這一次的IDE,也就是Borland Developer Studio 4,是最近多個BDS版本中最爲穩定和優秀的。
1. 這自然是因爲Borland終于在R&D中設置了專門的質量保證部門和質量保證人員。而且Delphi 2006的新特性集合很早就封閉了,轉而花了很長的時間從各個方面來改進Delphi的穩定度。
2. 隨著對于BDS核心的改進,個性之間也更加獨立,可以使用不同的啓動參數分別啓動,而不再是只能一次就加載全部的個性內容。
3. 模仿.NET 2.0中WinForms設計器對VCL作出的輔助設計功能Live GuideLine極大的簡化了窗體上擺放控件時難以精確定位的問題。十分常用的對齊面板現在終于可以下崗了。
4. 代碼編輯時,新增的Live Template可以大大提高輸入代碼的效率。不過,這個功能在第三方工具如CodeRush和Castalia中都已經有類似功能了,所以,雖然好用卻沒有足夠的創新。而且如何定制一個自己的Template在幫助文件裏面更是只有錯誤的信息。只有在Borland Blogs上面才能找到[url=http://blogs.borland.com/adammarkowitz/archive/2005/12/05/22340.aspx]正確的說明[/url]。
BDS 2006 Updates
關于BDS 2006的Update1,必須指出主要目的是讓發布時還處于Preview狀態下面的C++個性達到RTM的水平。這在後面的篇幅中會有詳細描述。
而Update2出來之後,Borland仍然繼續提供升級,連續發布了多個Hotfix來修正IDE中的臭蟲,大大改進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ECO III
ECO III也是很大的亮點,提供了可執行狀態機的設計能力。隨著一本免費ECO電子書的面世,學習ECO的又一波高潮出現了。另一本得到Borland內部首肯的ECO的書也可以在lulu.com上面買到。當然,李維先生最近也完成了自己的ECO書,估計很快就可以上市出售了。只希望屆時先生可以再次光臨武漢簽名售書呀。
Together
我個人最喜歡的新特性自然是Together了。本來就試用過Together ControlCenter並且成功做出過報表的OO設計,輕松完成了一個實際項目的報表生成模塊的設計。現在呢,Together for C#讓我可以從架構上面對CBC進行重構,加入更多的設計模式。很遺憾Together的品質依然不是很穩定,同當初的Together CC還是有不小差距。
Together for Delphi的出現本來應該是令人十分高興的一件事情。雖然從Delphi 7開始,多數Delphi用戶都知道了ModelMaker,可是畢竟是第三方的插件,同IDE的融合還是不理想,需要不停的切換。而且在UML和MDA領域,Together的名氣還是高出ModelMaker很多。Together如今融入IDE之後,使用上面的確是方便了太多。然而,對于長久以來的Delphi用戶,讓他們安裝.NET框架和SDK,還有一個J#運行時,只是爲了得到一個高級工具Together,實在有點說不過去。這也是爲什麽那麽多用戶強烈要求把大量不是那麽實際的功能從Delphi的IDE裏面拆除去。
UML發展了這麽多年,而李維先生也是多次提到這是將來程序員們都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但是還是有那麽多人做的小項目根本不需要這樣學院氣息的東西,所以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依靠Together打開低端市場。
其實很難理解Borland在自己的産品中內置了Together之後還要發布Together for Visual Studio。本來Together可以成爲Borland各個IDE的獨門利器呢。是與狼共舞嗎?不要被狼咬傷才好。這就是Rational Rose不再支持MS産品的緣故吧。
[url=http://www.borland.com/us/products/delphi/]Delphi[/url] 2006的銷路似乎還不錯,連[url=http://jedicodeformat.sourceforge.net/]JEDI Code Format[/url]的作者Anthony Steele在錯過了幾次升級版本之後,也升級到了這個新版。
下面是Delphi 2006的啓動畫面,同之前的幾個版本都完全不一樣,沒有那麽多ALM的色彩,而是換成了十分深沈的藍與黑。不過,之前我下載試用過Together 2006 for Eclipse,所以對這一風格並不陌生了。
[img]http://p.blog.csdn.net/images/p_blog_csdn_net/lextm/248915/t_frontpage.JPG[/img]
Delphi社區的貢獻
在Delphi 2006中,凝聚了Borland的研發團隊以及Delphi社區的共同努力。
如果你感覺Delphi 2006編譯的執行文件運行效率高,那麽你應該好好感謝FastCode項目和FastMM。前者改善了Delphi核心的RTL,使得Delphi 7之後一直沒有太大變化的這一部分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這也是導致IDE啓動速度明顯加快的一個原因。而FastMM本來也是FastCode的一部分,不過其關注點放在了內存管理上面。可以說這也明顯的改善了Delphi程序執行的效率。
值得提醒的是這兩個項目都支持Delphi的老版本。通過安裝[url=http://andy.jgknet.de/dspeedup/]Delphi Speed Up[/url],可以提高Delphi 5/6/7/2005的啓動速度,安裝[url=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fastmm/]FastMM[/url]則可以讓Delphi 6/7編譯出更好的軟件。所以,開始行動吧。
.NET 2.0,MS的殺手锏
[url=http://www.borland.com/us/products/delphi/]Delphi[/url] 2005面世的時候,.NET 2.0就已經出了Beta版本。Borland也一直在關注這一技術趨勢。到Delphi 2006確定于05年年末發布時,.NET 2.0正式版本還沒有出來。那麽,Borland面臨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到底是延遲Delphi 2006的發布時間,等到.NET 2.0出來還是發布一個支持.NET 2.0 Beta的開發工具。
由于很大程度上Delphi這時的用戶群體還沒有升級到.NET,所以,爲了盡可能的爭取Win32市場,Delphi 2006很難推遲——Delphi 2005沒有完成的工作,急切需要一個新的版本來完成。因此第一個選項就被否定了。
發布一個支持.NET 2.0 Beta的版本,這樣的工作感覺只有RemObjects那樣的小公司可以做到——當然,我決沒有貶低Chrome的意思在這裏,Chrome還是一個很不錯的新語言。而且,從一些渠道得到的消息看來,MS不允許Borland在Delphi的發布光盤裏面包含.NET 2.0 Beta,而是要求用戶自行到MS官方下載。你也知道,如果不是Borland光盤裏面帶有.NET 1.1,似乎我們不會主動去MS下載這些東西。所以,這個要求幾乎就使得第二個選項變得十分不現實。我個人感覺這就是MS的慣用手段了,讓它自己的Visual Studio 2005先行一步,讓其他所有開發工具廠商被迫等待。
Danny Thorpe在24 Hours of DeXter中間也說得很明白,由于大量用戶還是在使用.NET 1.1,而遷移到.NET 2.0上面還是需要時間的,所以,Delphi 2006不支持.NET 2.0也不是特別大的問題,只要Borland及時跟進,早日推出.NET 2.0的版本就能夠跟得上。
因此最後的結果就是Delphi 2006還是搭配著.NET 1.1發布,在一個.NET 2.0風風火火的時候十分刺眼(我很反感現在機器上面有兩個不同版本的.NET框架)。
[url=http://www.borland.com/us/products/delphi/]Delphi[/url] for .NET編譯器其實早已支持了.NET 2.0編譯,而且似乎是從Delphi 8附帶的dccil.exe開始就具有這一能力。關于詳細的情況,我是從[url=http://blog.marcocantu.com/blog/delphi2006_dotnet20.html]Marco Cantu的博客[/url]上面知道的,如果有興趣,你也可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