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性情,安姿唯,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如何解释?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语出《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孳,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 愚众;是它嚣魏牟也.荀子把诸子学说归结为6种类型:一、“不足以合文通治”者;二、“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者;三、“不足以容辨异,悬君臣”者;四、“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者;五、“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者;六、“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者。这里都是从政治角度来考察,看其能否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荀子还认为那些背离现实,而玩奇辞,擅作名者,皆非仁义之属,“使民疑惑”,其罪过犹如伪造“符节”、“度量”一样严重,不得饶恕。这也是稷下学宫的学风。强调学术应为现实政治服务,这当然是不错的,荀子在这点上基本倾向是正确的,但动不动把对方斥之为“邪说”,过分强调学术与政洽的一致性,也不无偏颇之处。全句可以解释为:放纵自己的性情,安然与乱伦与孽行,对于这样的言论者,根本不足以作出统治天下的学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