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網民 2011-11-07 17:35:38
評論4月7日訊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抑郁症患者愈來愈多,且趨向年輕化,但抗抑郁藥物副作用多,如頭暈、反胃,甚至影響性能力,而且不斷調整劑量,令患者甯願自行停藥,導致病情反複。
有專家說,抗抑郁藥需連續服食4至6周才有作用,建議患者若副作用多,可與醫生商量轉藥。
香港中文大學早前一項研究發現,香港成年人抑郁症發病率高達8.3%,因此推算香港患者高達40多萬人,即每17人即有1名患者,但患者多對抗抑郁藥物依從性低。
精神科醫生陳佳鼐指出,有不少抑郁症患者服用藥物有兩大問題,“感覺沒有好轉,以爲沒有用;或承受不到藥物的副作用,如頭暈、反胃及手震等”,于是自行停藥,導致病情不能控制。他引述外國研究稱,自行停藥後複發率高達兩成。
中大藥劑學院高級導師李翠萍博士表示,新一代抗抑郁藥物較少副作用外,以及毋須經肝髒CYP2D6管道分解,減低長期病患者如痛症、癌症,使用其它藥物時出現“相沖”,減低抗抑郁藥的效果;新藥每天只需用服一次,毋須經常調整劑量,從而增加病人依從性。
4月7日訊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抑郁症患者愈來愈多,且趨向年輕化,但抗抑郁藥物副作用多,如頭暈、反胃,甚至影響性能力,而且不斷調整劑量,令患者甯願自行停藥,導致病情反複。
有專家說,抗抑郁藥需連續服食4至6周才有作用,建議患者若副作用多,可與醫生商量轉藥。
香港中文大學早前一項研究發現,香港成年人抑郁症發病率高達8.3%,因此推算香港患者高達40多萬人,即每17人即有1名患者,但患者多對抗抑郁藥物依從性低。
精神科醫生陳佳鼐指出,有不少抑郁症患者服用藥物有兩大問題,“感覺沒有好轉,以爲沒有用;或承受不到藥物的副作用,如頭暈、反胃及手震等”,于是自行停藥,導致病情不能控制。他引述外國研究稱,自行停藥後複發率高達兩成。
中大藥劑學院高級導師李翠萍博士表示,新一代抗抑郁藥物較少副作用外,以及毋須經肝髒CYP2D6管道分解,減低長期病患者如痛症、癌症,使用其它藥物時出現“相沖”,減低抗抑郁藥的效果;新藥每天只需用服一次,毋須經常調整劑量,從而增加病人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