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端数码相机排行 佳能A620再夺魁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06-1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主要结论

目前,数码相机市场的主流价位停留于中低端2000-2500元之间,这使得各大厂商在此间市场竞争激烈。在2006年5月ZDC的最受用户关注前十款产品调查中显示,入围厂商数量同比上月增加了一家,达到七家。

通过对比最受用户关注的前十款产品排行分布,ZDC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首先,此价位区间品牌分布分散,厂商市场竞争激烈。

从入榜产品所属品牌分布状况来看,这十款产品分属于七家厂商,其中,佳能、三星与富士均入围两款机型,余下四款产品分属于尼康、柯达、奥林巴斯与索尼。

由厂商分布较为分散的状况来看,ZDC认为此价位不仅仅成为消费类数码相机的主流价位区间,同时也与入门单反价位形成较大的价格差距,这使得二者在市场上各把守一方,而这易于减少价格交叉带所造成的两大类机型在市场上价位相互冲击现象。

其次,高像素产品数量增多。从像素分布上来看,500万、600万与700万像素产品入围数量之比为4:3:3。

与上月此价位区间入围产品相比,本月入围的高像素产品数量增多,其中,700万与600万像素产品数量均增加一款,升至三款,而500万像素机型数量则减少至四款。由此可见,此价位区间高像素产品数量在不断增多,冲击500万像素产品的市场地位。从这一状况来看,ZDC认为,市场竞争的激烈,是导致高端产品与高端技术出现逐步下渗的主要因素。

再次,此价位区间产品数量日渐丰富,并逐步改写排行榜。

从本次入榜产品来看,富士F10、索尼W7与三星i5均为本月新入围的机型。

(图) 2006年5月最受用户关注的前十款2000-2500元数码相机排行

以下是这十款产品在排行榜上的分布状况。·前十款产品排行分布

排名

产品名称

报价

关注指数

光学变焦(倍)

像素(万)

1

佳能 A620

¥2,500

104448

4

740

2

尼康 S4

¥2,400

38609

10

640

3

三星 I6(KENOX #11)

¥2,500

31691

3

610

4

柯达 Z7590

¥2,350

30736

10

536

5

富士 S5600(S5200)

¥2,350

21595

10

522

6

佳能 IXUS 55(SD450)

¥2,350

20103

3

530

7

奥林巴斯 µ 700

¥2,350

16558

3

740

8

富士 F10

¥2,100

12358

3

663

9

索尼 W7

¥2,500

12280

3

740

10

三星 i50

¥2,150

11568

3

510

佳能A620位居榜首,在ZOL网友的评论中显示,这款产品存在以下主要优点:其一,作为一款全手动功能机型,其定位于低端入门级别,简单的全手动功能,方便用户学习摄影;其二,开机迅速,能进行抓拍,且色彩还原较好等;其三,这款产品虽然省电、续航力强,并具有较强的短片拍摄功能。

但与此同时,这款产品却存在以下缺陷:如无电量提示、警告时间短的弊病;虽然短片功能强大,但是短片拍摄没有进行编码,导致文件过大等。但从整体上来看,作为一款价位在2500元的机型,保持在排行榜的前三位长达半年之久,其地位仍然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而700万像素的设置也同时将这款产品的性价比提升。

除了这款产品外,报价在2500元的还有两款。二者分别为位居第三的三星 I6(KENOX #11)与排名第九的索尼 W7。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入围的i6,它是数码相机市场首款具有PMP与MP3播放功能的数码相机。这款产品在功能的整合方面较为突出,同时也开创了数码相机市场多功能产品的走向。

佳能旗下还有一款产品入围排行榜,其是处于第六的佳能IXUS 55(SD450),这是一款500万像素的部分手动功能相机,市场报价为2350元。报价同为2350元的产品还有三款入围,三者分别是位居第四和第五的柯达 Z7590与富士 S5600(S5200)、排名第七的奥林巴斯 µ 700。其中,柯达 Z7590与富士 S5600(S5200)是两款10倍光学变焦的长焦数码相机。

尼康 S4位居排行榜第二的位置,这也是一款10倍光学变焦长焦数码相机,这是一款具有2.5英寸11万像素的TFT LCD显示屏的全自动模数码相机,市场报价为2400元。

余下两款产品分别为富士 F10与三星 i50,二者市场报价分别为2100元与2150元。

ZDC申明:

ZDC报告中的“品牌关注度排行”和“产品关注排行”是通过分析ZOL网站用户上网行为,统计各品牌及产品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有效点击率而得出的结果,因此排行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网站用户对某品牌或某产品的点击关注程度,厂商或经销商可参照数据对其销售情况进行参考和预测,但不能与其销售情况完全等同。如有其它建议或意见,请与我们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