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地区介绍
区号: 0632
邮编: 277000
区划:枣庄市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是山东省的南大门,距京沪-陇海铁路交汇城市徐州仅90公里,东与临沂市的费县、苍山县为邻,西濒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北靠 济宁的邹城市。市机关驻地枣庄。市境西北至东南为一长方形,东西最宽56公里,南北最长96公里。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2.9%。
人口民族:全市(县、区)总人口360.3万人,男女性别比108:100。人口出生率9.31‰。全市有39个民族。
市情简介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科圣墨翟就出生在这里。东偎山清水秀的沂蒙山区,西临碧波荡漾的微山湖,南枕京杭古运河,北连孔孟之乡、曲阜。面积4550平方公里,总人口326万辖市中、峄城、山亭、台儿庄、薛城五区和滕州市。

枣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已挖掘鉴定的北辛文化,展示枣庄已有七千多年的文明史。枣庄历史上名人辈出,如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墨子、西汉丞相、大经学家匡衡,明代翰林、大文学家贾三近等。现代史上台儿庄大战、铁道游击队名振海内外。
枣庄今日,正走向全面开放。枣庄人民以勤奋的工作和真诚的友谊,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港澳台同胞来枣庄考察、旅游,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进行经济技术交往合作,共创枣庄美好未来。
文化灿烂
枣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已挖掘鉴定的北辛文化,展示枣庄已有七千多年的文明史。枣庄历史上名人辈出,如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墨子、西汉丞相、大经学家匡衡,明代翰林、大文学家贾三近等。现代史上台儿庄大战、铁道游击队名振海内外。
历史文化名城
枣庄山川秀丽,名胜众多,抱犊崮被誉为鲁南奇峰。抱犊崮国家森森公园植物群落千姿百态,既有温带植物,也有亚热带植物种类达3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100多种。被世界园林组织命名的“冠世榴园”的石榴园位于枣庄市的南部,80%的石榴树进入盛果期,每年可产石榴近五千万公斤。石榴饮料、榴叶荼以及石榴盆景的开发,为榴园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新兴现代化城市
丰富的矿产,充足的能源,使枣庄形成了以煤化工为主导,以煤炭、建材、纺织、机械电子四大产业为支柱,同时拥有冶金、卷烟、造纸、橡胶、食品、医药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枣庄焕发了勃勃生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枣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已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关系。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00家,出口商品20个大类,400多个品种,形成生产规模,有良好国际信誉的商品有机床、台钻、电动工具、电子原器件、洗精煤、石膏、水泥棉纱、棉布、坚固呢、文化衫、玩具、肝素钠、花生酱等。
改革开放使枣庄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枣庄农业经济占重要地位,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无公害蔬菜栽培基地、水产养殖基地、畜牧业基地和干鲜果基地,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区和淮海经济区的示范区之一。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肉蛋奶人均占有量,连续两年分别居山东省第一和第二位。
中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
枣庄的科学技术、教育、医疗、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全市现有科研院所30家,93

枣庄于1984年在全省第一家用上管道煤气,日供气能力20万立方米、气化率达86%、水、电、气、暖都能充分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融高贸、金融、文化、信息于一体的枣庄商城和以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小商品、牛仔系列服装、洗涤化妆品。、进口商品、干鲜果品、生产资料和粮油为主的八大批发市场的运营,构建了以枣庄为中心,南北大贩运、东西大流通的商业格局。
枣庄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市容整洁美观,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花团锦簇,百花吐艳,城市绿化覆盖率近40%,是中国北方著名的绿色城市、蝉联三届的全国卫生城市。
座落在市驻地黄金地段的光明广场,带动了全市的广场文化,为枣庄人提供了宽敞、优美的娱乐、休闲场所。
中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枣庄素有“鲁南煤城”之称,采煤历史可以上溯到明代。煤炭的储量高达60亿吨,现已探明三大煤田,含煤面

枣庄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现已探明地下矿藏20多种,主要有煤、铁、铜、铝土、石膏、石灰、花岗岩、石英砂岩、白云岩、透辉石、硬质粘土等,其中石灰石储量高达265亿吨。枣庄市有建材及非金属生产企业一千多家,产品44类,120多个品种,其中水泥生产能力1600万吨,居山东省第一位;石膏生产能力居山东省首位,占全国产量的1/6。全市形成了以水泥、石膏、玻璃、墙体材料为主体,兼有建筑陶瓷、石材、水泥制品、保温隔热材料和防水材料的新的建材工业体系,“建材之乡”与“鲁南煤城”齐名。
枣庄水资源充足,年均降水量815.8毫米,有大中型水库5座,小水库130座,库容量5.4亿立方米,每年有18亿立方米的储量可供开采,城市日供水能力为40万立方米,是山东省的富水区之一。
便捷的交通与邮电
枣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50公里半径之内有徐州、连云港、济宁、临沂4个飞机场,有石臼、岚山、连云港3个出海口,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206国道穿境而过;全市二级以上公路577.3公里,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5.7公里,境内铁路全长288.5公里;举世闻名

枣庄市邮电通讯设施配套齐全,采用光缆、微波和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城乡电话全部进入国内、国际自动网,随时能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话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