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患了支原体肺炎.这病传染性是不是很高的?我还要读书,我很怕平时和同学说话时传染给他们.医生叫我先不要吃药,先多锻炼身体.可是不吃药病情会不会恶化?听说这病很难医好,它会不会变成肺癌啊???
一是明确诊断,二是有效治疗。
诊断支原体肺炎是要有以下证据的:1、X光片或CT上有特征性异常改变;2、痰培养出肺炎支原体;3、化验血液发现Ig G高,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等。不知道你的病是否经过上述诊断,如果只有一项检查提示有问题,还是不够的。建议你去三级甲等医院再看,以明确诊断。
如果确诊是支原体肺炎,应该治疗,红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应该是首选,此外,增强免疫力是很重要的。
因为支原体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故和同学交往时,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手绢或纸掩住口鼻,减少飞沫向周围喷射;不随地吐痰,.同时手部的清洁卫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一种炎症,只要积极治疗是会很快好转的,并不会“变成肺癌”!!听我的,没错的!
支原体是一种寄生在人体上的病原体,一般分为四类: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形支原体、生殖道支原体。支原体的类型不同、感染的部位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以及造成的危害也不同。支原体感染潜伏期一般为两周,但大多数支原体感染病人症状比较轻微或无症状,不易发现而被忽视,往往是感染的时间较长,病情较严重时才发现。
肺炎支原体可以引起支原体肺炎,其余三种支原体主要感染泌尿生殖系统。
目前还无临床资料表明支原体感染可以自动痊愈,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各器官炎症也不可能不经过治疗而痊愈。所以,支原体感染疾病需要及时发现,及早治疗,以免产生严重的后果。
建议你进一步检查,确定支原体的感染部位和类型,才能选择相应治疗的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
祝你早日康复!
不知道你在哪一级医院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怎么不治疗,还要锻炼?!我是内科医生,我遇见这样的病人,要让他(她)休息,治疗,你千万不能听他的话,有病不能锻炼,建议去三级医院呼吸内科就诊,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
百度百科词条介绍如下:
肺炎支原体肺炎
疾病概述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miae)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有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肺炎支原体是能在无细胞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微生物之一,平均直径125-150um,无细胞壁,能在含有血清蛋白和甾醇的琼脂培养基上生长,2-3周后菌落呈煎蛋状,当中较厚,周围低平。支原体经口、鼻的分泌物在空气中传播,引起散发的呼吸道感染或者小流行。
本病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或各种原因引的肺炎的10%。常于秋季发病。病人中儿童和青年人居多,婴儿有间质性肺炎时应考虑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
本病轻型须与病毒性肺炎、军团菌肺炎相鉴别。病原体分离阳性和血清学试验对鉴别诊断很有帮助。周围血嗜酸粒细胞正常,这与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肺浸润亦有所鉴别。
疾病病因
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
症状体征
病变从上呼吸道开始,有充血、单核细胞浸润,向支气管和肺蔓延,呈间质性肺炎或斑片融合性支气管肺炎。一般起病缓渐,有乏力、咽痛、咳嗽、发热、纳差、肌痛等。半数病例无症状。X线显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支气体肺炎可在3-4周自行消散。儿童可并发鼓膜炎和中耳炎,伴有血液(急性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神经(周围性神经炎、胸膜炎等)等并发症或雷诺现象(受冷时四肢间歇苍白或紫绀并感疼痛)时,则病程延长。
起病缓慢,潜伏期约2—3周,病初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2—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常达39℃左右,可持续1—3周,可伴有咽痛和肌肉酸痛。
咳嗽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一般于病后2—3天开始,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常有粘稠痰液偶带血丝,少数病例可类似百日咳样阵咳。可持续1—4周。肺部体征多不明显,甚至全无。少数可听到干、湿罗音乐。但多块消失,故体征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表现不一致,为本病特点之一。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病情较重,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憋、喘鸣音较为突出,肺部罗音比年长儿多。部分患儿童可患有溶血性贫血,脑膜炎、心肌炎、呻吟、格林—把利综合征等肺外表现。
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起病后2周,约2/3病人冷凝集试验阳性,滴定效价大于1:32,特别是当滴度逐步升高时,有诊断价值。约半数病人对链球菌MG凝集试验阳性。诊断的进一步证实有赖于血清中支原体IgM抗体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最敏感,免疫荧光法特异性强,间接血凝法较实用)。抗原检测可用PCR法,但试剂药盒还有待改进,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检查
1.X线胸片:为肺纹理增多,肺实质呈斑点状,斑片状或均匀模糊阴影。
2.病原学检查:痰、鼻和喉拭子培养查肺炎支原体,
3.血清学检查:血清病原抗体效价>1:32、链球菌MG凝集试验,效价≥1:40为阳性,连续两次4倍以上增高有诊断价值。
治疗方案
治疗首选红霉素0.3g,每日4次,亦可用四环族抗生素。早期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至7-10天。
饮食宜忌
1.忌辛辣食物:辛辣食品性质温热,而肺炎又属热病,两热相加,使病情加重。所以肺炎患者在膳食中不应加入辣椒、胡椒、芥末、川椒等调味品。酒也属辛热之品,可刺激咽喉及气管,引起局部充血水肿,肺炎患者应禁用。
2.忌油腻食物:肺炎消耗人体正气,影响脏腑功能,易于导致消化功能降低,食物应以高营养、清淡、易消化为宜。不要吃大鱼、大肉、过于油腻之品,以免中焦受遏,运化不利,营养反而不足。
3.水果要适量也要选择品种:多数水果对本病有益,但不宜吃甘温的水果,如桃、杏、李子、橘子等,以免助热生痰。如果过量的吃一些寒凉性质的水果,可损伤到脾胃的阳气,有碍运化功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预防
1.积极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人需多陪伴病人,给予生活上的照顾。
2.注意观察呼吸次数及深浅情况,如出现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时应取半卧位,给予氧气吸入,有条件可静滴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等,以缓解症状。
3.每天观察体温变化,轻度发热可予以30%酒精或温水擦浴。推拿涌泉穴,合谷穴,曲池穴等,重者可用激素、抗生素静滴。中药降温可用柴胡注射液、穿琥宁、清开灵注射液等。
4.注意咳嗽的变化和伴随症状,对有痰不易咳出者,可轻拍背部,由下往上帮助排痰。口服甘草合剂、必嗽平。如干咳不能入睡时,可口服可待因0.3克。
5.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室内温度一般在18~20℃为宜,湿度以60%~65%为佳。
6.注意定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保持口腔清洁,增加抗病能力,预防交叉感染。
7.接种肺炎疫苗。该疫苗注射于上臂外侧皮下,只需注射一次,保护期可达5年以上。疫苗接种后,少数人可在注射局部有轻微肿痛,极少数人(少于1%)可出现低热,均可在2~3天内恢复。
8.吸烟者一定要戒烟。
支原体肺炎属于病因学的诊断,这种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病原发现和命名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小“弟弟”也能大器晚成)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这种病原微生物的理化特性、致病机理等方面的了解愈加全面深入。
肺炎支原体属于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可寄生在人的口腔、腮腺等处。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而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两者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支原体肺炎又被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与今年春天北京、广州、香港等地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两回事。它主要引起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下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往大约每隔4~5年支原体肺炎就会发生一次流行,以冬春季发病为主。然而近年来支原体肺炎感染率逐年上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重症支原体肺炎和婴幼儿的发病率亦有增加。
支原体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潜伏期2~3周。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不同,支原体肺炎患者不一定能找到明确的传染源,因为正常情况下健康人就可以是带菌者,在抵抗力下降时可致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呼吸道症状为阵咳、呛咳,并随病程发展逐渐加重。咳嗽严重时可因气道内小血管破裂出现痰中带血,严重咳嗽影响休息。重症患者体温居高不下,同时出现乏力、头晕、纳差等全身症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儿除呼吸道症状外,还会有其他器官系统受到损害的表现,比如发生溶血性贫血、心肌炎、肝炎以及神经系统损害。如果上述表现出现在呼吸道症状之前,容易造成误诊。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片、肺部CT的影像学改变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一点亦符合最早“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命名,有时酷似浸润性肺结核,有时又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样,有时很难与肺肿瘤区分。所以在流行季节遇到发热、咳嗽的患儿,既要重视影像学检查,又要重视病原学检查。目前已有特异的血清学检查方法,即测支原体抗体,这种抗体在发病1~2周时出现,3周达高峰,单次血IgM阳性结果或两份血清抗体有4倍以上增高对诊断的价值比较大。支原体的培养虽然是“金标准”,但培养方法困难,时间长,价格高,对临床诊断的意义不大。
由病原特性所决定,支原体肺炎可选用抗生素治疗,主要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而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对治疗支原体肺炎无效。
肺不张是支原体肺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气道上皮坏死脱落、黏膜水肿、炎性分泌物阻塞气道。对发生这种并发症的患儿,应积极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以尽快使肺复张。
由于近两年发现患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人有所增加,而重症支原体肺炎单独采用红霉素等治疗效果很差,病情进展很快,甚至会在发病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和呼吸衰竭。通过临床研究,认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表现是由于支原体感染后致机体炎症反应过度造成急性肺损伤,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此时应及时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阻断迅猛发展的炎症病理过程。
支原体肺炎后遗问题是由于疾病的严重损害,致使气道、肺组织的完全修复已不可能而造成的,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后遗问题最严重的是出现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功能衰竭。国外已开展为曾患过支原体肺炎继发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衰竭的病人实施肺移植术。其他后遗问题还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等。
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病,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传染性没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强,但重症感染后遗问题可以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一样非常严重。因此抓住治疗时机,果断采取综合治疗,可有效遏制疾病的发展,明显减少后遗问题,这就是我们对支原体肺炎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