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06-12-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又称枭,是夜行性鸟类,大多数种类几乎专以鼠类为食,是重要的益鸟。由于它们的外貌丑陋,叫声凄厉,给人以恐怖的感觉,因而招致一些人的厌恶,甚至有一些迷信传说,认为它是不吉利的鸟,其实都是不正确的。从它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来说,应该大力保护才对。我国常见的种类有红角鸮、鵰鸮、鸺鶹(xiu

liu)、长耳鸮和短耳鸮。

红角鸮(Otus scops)是一种小型鸮类,比鸽子还小一些,上体褐色,有黑色和黄褐色斑;后头部有黄白色斑,下体淡褐色有暗褐纵纹,头上有两簇小型耳羽。栖于山地、林中深处,平时昼伏夜出,嗜食昆虫。遍布我国东北、河北、陕西、甘肃等地,为留鸟。

鵰鸮(Bubo bubo)是大型鸮类,体长约半米,体褐色,有黑斑纹,耳羽甚长,尾短、翼宽;下体有黑纵斑,胸部斑比腹部斑宽大。留居于东北、河北及山西等地。

鸺鶹(Glaucidium cuculoides)是我国南方普遍分布的一种小型鸮类,它的整个上体以棕褐色为主,密布有狭细的棕白色横斑;翅及尾羽黑褐色,在尾羽上有六条鲜明的白色横带,头部不具耳羽,这些特征使它很容易与红角鸮区别开来。鸺鶹是昼夜活动,因而白天在林中也很容易遇到它,为我国南方留鸟。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鼠类及青蛙等。

长耳鸮(Asio otus)上体黄褐色,有密集的黑褐色斑,下体淡色有黑褐色纵斑,耳羽长。栖于低山地带,平原森林中,白天很少活动,黄昏后飞出觅食,以小型兽类和昆虫、小鸟为食,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新疆等地。对农业有益。

短耳鸮(Asio flammeus)与长耳鸮外形十分相似,但比长耳鸮色较淡,下体淡色有十字形黑褐色纹,耳羽较小。栖于平原、耕地、草原等地,昼间常可见于平原或沼泽地带,平时潜伏于草丛间,夜间觅食;以啮齿类为主,白天以昆虫为食。繁殖于我国北方,越冬时刻遍及全国。对农业有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