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讯近日媒体报道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心主任沈家宏说,业界将不再使用“网络成瘾”(网瘾)这种说法了,改称为“病理性上网”。一旦诊断标准确立,“病理性上网”就是一种病。
被扣上“病”的帽子,网上随即传来网友质疑声一片,有人大呼“哥被病理了”。业内人士提出,要解决根本问题,光改名并不够,而要探究“网瘾”背后的深层因素。
网友自称被“病理”了
如何定义过度上网行为一直存在争议,相比“网瘾”,“病理性上网”的说法很明确将此类问题定性为“病”,但如何才算“网瘾”或“病理性上网”,记者了解目前国内都没有一个权威严谨的界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推断为“病”,不少网友表示出难以接受,并表示青少年迷恋于上网是一个社会问题,专家应该找出一个解决之道,而不是改个名字吓人。还有网友担心,如果“网瘾”真的改成“病理性上网”,也许离电视上大声叫卖“戒网贴”、“戒网液”、“戒网灵”的日子就不远了。
游戏成瘾是主要问题
广东省心理危机干预联盟委员于东辉提出,如何定义如何治疗所谓“网瘾”,首先要明确其包含的内容。实际上,“网瘾”包括网络聊天成瘾、上网冲浪成瘾,以及游戏成瘾这几大块。于东辉说,其中上网冲浪成瘾,主要表现是人每天都想上网,上网主要是浏览信息、看文章之类,而这种行为算不上“网瘾”。网络作为改变人类生活的一项重大发明,的确很多人已经上“瘾”,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的一种标志。
至于聊天成瘾,和网络关系密切,有的人沉浸在虚拟世界和他人交流的快感中,难以自拔,但即便如此,于东辉说,“网瘾”群体中还是以游戏成瘾为主,让家长困扰痛苦的也主要是孩子游戏成瘾。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从事心理研究的郭丽教授也表示,不少国内青少年犯罪事件都与网瘾网络游戏有关。
良好亲子关系有助摆脱游戏痴迷
如何让孩子摆脱对游戏的痴迷,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认为,亲子关系是纠正问题的核心。于东辉说,多数“网瘾”者的“生病”原因主要不是网络不是游戏,而是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出现状况,网络游戏和家长就像两只手一起用力要把孩子拉到自己这边,当孩子感觉家庭不再温暖让人快乐,就会很快被网络游戏拉拢过去,从而越陷越深。因此建议家长,要注意调节家庭系统,让孩子与家长建立爱的联系,让家长来替代网络给予孩子的满足感和价值实现,解决网瘾问题要从修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开始。(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