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块地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常常导致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线虫病、腐败病等的严重发生,这些病害我们叫它"重茬病"。它们是由土壤传播的病害,在瓜类、茄子、马铃薯、甘薯、草莓、棉花、番茄等的生产中已成为一种障碍因素。重茬病造成的损失一般在20%--30%,过去不论用多菌灵处理土壤还是用溴甲烷重蒸,不是成本高就是药效差。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氯化苦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氯化苦原是一种熏蒸杀虫剂,常压下挥发产生三氯硝基甲烷,在作物中无残留。笔者在多次试验和调查中发现,氯化苦对于这些土传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效。
1、施药时期。施药时间在播种或栽植前50 天以上为好,因为覆盖熏蒸土壤需要20天,揭去覆盖物后还要等30天才能使药剂从土壤中彻底散失,否则将对种苗造成药害。
2、对土壤的要求。施药前土壤要有一定墒情和土壤温度,含水量在60%上下为宜,土壤温度掌握在20℃以上。
3、施药方法。采用注射法,就是用大型的注射器把原药(含量99.5%)注入土壤,每30厘米见方注射一针,每针注入2--3毫升,针头入土深度为15厘米,然后用薄膜立即覆盖,20天后揭膜散气,再等30天后进行播种或栽植。这样施药,每亩用药量一般在14-22公斤。
注意事项:氯化苦对人的眼睛有刺激作用,施药时动作要熟练,施药后立即盖膜,揭膜后一定要通风散气30天左右再栽种作物,如果早春地温低,可在秋后进行土壤熏蒸。(摘自《农村科技开发》200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