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是一种以嫩茎为食的雌雄异株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一次栽培可连续采收15年。芦笋嫩茎除含较高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高档营养保健蔬菜,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有“蔬菜之卫”的美称。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芦笋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目前,我国栽植的品种主要有:芦单1号、芦单2号、Uc800、玛丽华盛顿500W和加州72等。
2.培育壮苗。江南地区多用营养钵进行保护地育苗。①调制营养上。闲过筛园土6份、腐熟圈肥或堆肥4份混合均匀后,每立方米拌入三元复合肥1—1.5kg。②制营养钵。用直径8—10cm的塑科钵,将凋制好的营养土装至8成满,整齐平放在宽1.2—1.3m的亩床上。③种子处理。用清水淘洗除去浮在水面上的干瘪种子,取沉在水底的种子用250倍多菌灵水溶液浸种消毒12小时,捞出后以清水冲洗干净,再用25—30温水浸种1或2小时(中间换水2次),然后进行催芽。催芽方沾:将种子盖上湿布,每天淋35℃温水2—3次,并翻动一次,直到有10%的种子露白时播种。④精心播种。播前先浇足水,单粒点播,播后盖细土,适当浇水,盖上地膜,最后盖草帘。⑤苗床管理。幼芽山土后及时揭去草帘和地膜,并注意通风,控温降湿。浇水后及时松土,适当追施尿素稀释液。
3.栽培要点。①适时定植。春植,于头年夏季播种,翌年春季定植(露地育苗);夏植,塑料小拱棚育苗的在2—3月播种,5—6月定植。②合理密植。一般株距30cm,行距1.5m,每667m2地栽1800株。③定植后的管理。根据情况搞好浇水、排涝、中耕,除草、追肥等工作,促进植株茎枝抽发及地下鳞茎和根系发育,为来年高产奠定基础。
4.适时采收。一般在定植后第2年开始采收,采取留养2次母茎的方法,即3月底4月初进行光头采笋,5月初留养第1次母茎,1个月母茎成熟后采收夏笋,9月上旬结束采收,留养第2次母茎(秋母茎)。—般1—2年生的留2—3根,3—4年生的留4—6根,5年以上留5—8根。
5.采收后的管理。①清园。在芦笋休眠后期的冬季,彻底清除枯枝残叶。②土壤消毒。清园后用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农药喷洒和灌根。③追肥。全年施3次肥,—是春季的催芽肥,二是留养秋母茎时的秋发复壮肥,三是冬季清园的冬肥,每次每667m2施土杂肥2000kg,二元复合肥50kg,还可适量施用饼肥。采笋期和母茎留养后,每15天追施复合肥l0-20kg/667m2。④疏枝打顶。留养母茎后,当嫩茎长至80cm时,要打顶防倒,株丛茂盛期要疏枝去细弱枝。
6.病虫害防治。—般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箔灵800倍液喷雾防治茎枯病和根腐病。害虫主要预防地老虎、金龟子、棉铃虫等,可选用50%锌硫磷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