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

王朝植物·作者佚名  2006-12-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症状特征及原因

黄瓜白粉病又称白毛、白霉。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侵害叶片,亦为害茎部和叶柄,一般不为害果实。发病初期在叶面或背面,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重病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粉逐渐变为灰色,叶片变黄、干枯,一般不脱落。后期有时病斑上产生成堆的黑褐色小粒点。

防治依据及方法

⒈病菌在大棚和温室的瓜类作物上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源。

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一般抗霜霉病的黄瓜品种也较抗白粉病,如津杂1号、津杂2号、津研2号、3号、6号等均较抗病。

其次,温室或塑料大棚不要连作黄瓜。减少病菌的来源。

⒉病菌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在田间气温20~24℃,相对湿度大的条件下,白粉病易发生流行。虽然低湿病菌可以萌发,但还是高湿时病菌萌发率高。因此,在雨后干燥或少雨而田间湿度大时,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白粉病易流行。温室和塑料棚栽培要做到充分通风透光,降低湿度。露地春黄瓜,严禁大水漫灌,应及时拆除风障,加强通风。

⒊药剂防治。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20%粉锈宁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效果明显,残效期可达20天以上。或50%甲基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菌素120或“BO-8”200倍液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