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小母竹苗的培育

王朝植物·作者佚名  2006-12-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利用毛竹实生苗栽植营建小母竹苗圃,培育小母竹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成林迅速、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一次建圃可长期产苗,是解决发展毛竹林用苗的新途径。现介绍其技术要点,供参考。

一、建圃技术1.选好圃地。地形以北向山谷的缓坡地为好,土壤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水分充足而不积水的酸性或中性的壤土、沙壤土、轻粘壤土为宜,立地类型以阔叶林为采伐迹地为好。

2.细致整地。进行清山炼山,全垦深挖,并按2米×2米的距离定点挖穴,穴大50厘米见方,穴深40厘米,施入底肥,回填细碎表土,拌匀土和肥。

3.育好小苗。在已全垦的圃地上碎土施肥,开沟作高畦;秋冬或早春播种,采用穴播,每穴下种10粒,每667平方米用种1.5公斤;遮盖稻草,浇水保持畦土湿润,出苗后搭盖透光度30%的荫棚,加强肥水管理,每667平方米年产一年生苗8000丛左右。

4.精心栽植。早春起苗栽植,苗丛须整丛挖起,以3株~5株分为1小丛,剪去叶片的1/3至1/2;每穴栽1小丛,入土深度高于分蘖处3厘米为宜,要做到苗根舒展,苗丛端正,栽后踩紧土壤,并用松土把穴面做成馒头形。

二、管理措施1.培土施肥。每年取苗后,要用厩肥、土杂肥、火土灰、林地腐殖质土等混合物,把挖苗后的坑穴填平,以补充圃地土壤和矿质元素。春笋出土后要施入人粪尿和适量的过磷酸钙、复合肥的混合料,以促进笋和竹苗的生长。

2.中耕除草。每年夏秋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竹苗未郁闭前,要在苗木根际遮盖草料,以防止日灼,并保墒抗旱,以促进竹苗的正常生长。

3.排水灌溉。毛竹需水又忌渍水,因此雨季要在圃地清沟排水,旱季要及时灌水。要做到雨季不积水,旱季土湿润,以保持竹苗健壮生长。

4.径调挖。竹苗基径以1厘米~3厘米为好。如苗径过小,可以增加取苗量或适当疏笋,以增大苗径。如苗径过大,可以减少取苗量,以减少苗径。

5.分布调整。在出笋过密处,可进行适当疏笋,以减小立苗密度;在立苗过稀处,可进行适量补苗、埋鞭、施肥等措施,以增大立苗密度。一般合理的立苗密度为每平方米10株~12株,每667平方米年产苗6000株左右。(中国绿色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