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在女性生活下的历史演变

王朝首饰·作者佚名  2006-12-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多情不是女人所独有的。伟大的辞典编辑人约翰博士在妻子死后,把她的结婚戒指放在一个盒子里,上面刻着:“哀哉!伊莉莎约翰逊,1736年7月9日结婚,1752年3月17日辞世。

新浪潮艺术装扮新女性

19世纪初期的焦点,尽在女性身上,这些女性端庄,重打扮,又娇弱,使人尊崇,完全被置于崇高的地位。珠宝方面也配合了这种理想化的身份,既美丽动人,婉约温柔,又多愁善感。如肖像戒指把爱人的肖像精细地绘在上面,也有把爱人或儿女的秀发珍藏在项链、胸针和戒指内。

1841年诗人白朗宁夫妇结婚时,采用的是一枚皇冠心形钻戒。罗伯特.白朗宁题诗一首:“套在她手上的指环,胜过了他的才华,那惊人的才华,象征了一段伟大罕有的婚姻。在地上,他才华卓越,在天上,他与新娘的心灵合二为一”。

19世纪的珠宝设计突飞猛进,初期趋向于精致而富于幻想。60年代,处于崇高地位的温驯女性不再高不可攀。一改往日形象,对投票表决、教育及新形式的自由发生兴趣。当时一般新的设计潮流,也就是现在称的“新浪潮艺术”兴起,其特点是活泼化,生活化,出现许多花鸟植物等自然界女性象征的图腾,不讲究完美的对称,但务求线条柔美,深受当时自主意识逐渐抬头的女性欢迎。

珠宝设计也顺应潮流,崇尚大颗钻石,尽显创意与自信。1970年非洲发现钻矿。瞬息间,原先象征身份的钻石亦普及大众。越来越多的年轻爱侣选择钻戒作为订婚戒,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单粒钻石,或碎钻镶成的钻戒。

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

20世纪的女性穿着从强调女性身体线条的紧身衣中解脱出来,许多比较男性化,强调简便,符合功能需求的裙装受到广泛欢迎。因着装的变化而钻饰设计界兴起另一设计概念,那就是“装饰艺术”Art Deco。

Art Deco的设计风格和当时的时装走向是完全一致的。几何形的利落线条,长长的项链及耳环,与服装的垂吊感完全吻合。宽松的线条并未使当时的女性失去任何女人味,反而是在无意之间增加了慵懒的韵味。

好莱坞的兴起又给了珠宝设计界一片宽广的舞台。50年代玛丽莲.梦露唱红了《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女人们在二战时期所失去的装扮乐趣,再度回到了主流社会。优雅的气质,女性化的线条,再次成为女人美丽的标准。而几个重要事件也让高级珠宝设计界再度生龙活虎起来。像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戴的钻石皇冠,葛丽斯.凯丽和摩洛哥雷尼尔亲王婚礼上的钻石婚戒,伊莉莎白.泰勒和著名女高音卡拉斯对钻石的情有独钟,都可以让50年代成为本世纪最炫目的钻石年代。

20世纪,新的切割技术及用料,如铂金的出现,为钻石塑造了新的形象。设计家富于想像力的技巧,提供了优美、新颖的设计方法,为情侣们带来了浪漫的钻饰。潮流不断改变,钻石地位始终如一,无可替代。从几百年的结婚钻戒演变史中看到,结婚钻戒仍然是各个时期新人最梦寐以求的爱情信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