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偷菜”是潜在人格的一种释放 心理_保健养生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偷菜,是一种放松,在网上偷菜偷得最疯狂的往往是生活里的好好先生、温柔淑女……偷菜游戏的走红使得一批“偷菜狂人”茁壮成长。

原来,老老实实地种菜等待收获并不吸引人,最吸引人的是一个“偷”字。你可以没事就到朋友地里逛逛。如果对方的作物熟了就可以偷到自己的仓库里卖钱……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小曾爱偷菜,除了上班偷,下班也偷。当她看到好友的菜快要成熟时,还会设个闹钟提醒自己。快到点了,闹钟一响她就立即第一时间蹦到电脑面前,一遍遍地刷新好友的菜园页面,直到页面显示作物成熟,马上第一时间下手偷两份。有一次,她和朋友一起坐飞机去外地,时间很紧,她还非要上网把朋友的菜偷了才觉得安心,以至于差点赶不上飞机。甚至,她会设好闹钟,半夜两三点钟爬起来偷好友名贵菜呢。

而她的朋友小孟,为了偷更多的菜,在一个月里加了200多名好友。每天还把自己所偷的菜的品种和价格作一个记录,超过10万元就喜形于色;不到10万元就勉励自己明天加油。

小曾说偷菜对她来说是一种放松。自己平时工作十分忙碌,忙里偷闲时在上司眼皮底下,看看菜园偷偷菜,顿时觉得工作也有了乐趣。

偷菜也成为许多上班族目前人际交往中的一个话题。比如网名周伯通的某白领最大的乐趣就是跟同事或朋友比拼偷菜速度,看谁偷得又多又快。还把偷菜中的糗事和趣事拿来跟朋友分享。

“作为奉公守法的公民平时当然是不会偷东西的;网上偷菜,既有娱乐性又不会伤害到别人,也算是潜在人格的一种释放吧。”一位心理专家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