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年报将科龙去年巨亏的原因,主要归于前董事长顾雏军事件的负面影响:一是科龙在前期经营期间内存在大量坏账、大量欠付费用、不良存货、过度无效投资、资产闲置、经济纠纷等潜在亏损集中体现在本期。
今起“披星戴帽”,审计师对年报持保留意见
*ST 科龙(000921.SZ,下称“科龙”)的巨亏年报今天终于曝光。科龙2005年巨亏近3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近70亿元,“刷新”该公司亏损额历史纪录。由于连续两年亏损,科龙今天起“披星戴帽”,简称变为“*ST科龙”。该年报将科龙去年巨亏的原因,主要归于前董事长顾雏军事件的负面影响:一是科龙在前期经营期间内存在大量坏账、大量欠付费用、不良存货、过度无效投资、资产闲置、经济纠纷等潜在亏损集中体现在本期。
二是顾雏军等人因涉嫌经济犯罪,致使科龙去年4月初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事影响了金融机构、供货商、经销商对科龙的信心,致使科龙在融资上遇到巨大困难,而现金流紧张又影响了科龙与供货商、经销商的合作,导致科龙去年5月至9月长达五个月的销售旺季内几乎全面停产,市场大幅萎幅。
三是去年新品不能出产,畅销产品无法及时供应,由旧机型填补,拉低了毛利率。
据悉,科龙股权过户的手续仍在办理,目前格林柯尔仍持有科龙26.43%的股权。海信集团在年报中承诺,一旦股权过户完成,将立即对科龙展开重组工作,向科龙注入海信空调的优质资产和业务,改善科龙的财务状况,提高科龙的信用,为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报告,科龙应收格林柯尔系公司以及通过第三方占用科龙资金金额为6.8亿元,科龙已对此提取了3.74亿元坏账拨备。科龙将对前董事长顾雏军、格林柯尔系公司和第三方占有公司资金的情况进行合法的追讨。不过,去年顾雏军居然仍从科龙领取了250万元年薪。
审计师对科龙去年年报出具了带强调事项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强调事项包括,一是由于江西科龙已被法院查封,相关财务人员已离职,无法实施审计;二是科龙自1999年开始对部分房屋建筑物重估价值,但未能提供这些固定资产的具体明细清单;三是科龙前管理层认定的部分会计记录与实际经营活动不相符,科龙与各子公司往来款项的核对存在较大差异;四是格林柯尔及其关联方与科龙2001年10月至2005年7月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关联交易及不正常的现金流入流出等。
相关新闻链接
巨亏36.9亿科龙年报终出炉
几经推迟,外界一直高度关注的科龙电器(000921)2005年年报昨晚终于出炉。2005年科龙电器营业额为69.78亿元,亏损约36.94亿元,每股基本亏损约3.7234元。
公告称,除对巨亏事项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圣平、路清、张睿佳以及监事曾俊洪、白云峰都对这份年报持保留意见。
年报显示,发生在前期经营管理期间内所存在的大量坏账、大量欠付费用、不良存货、过度无效投资、资产闲置、经济纠纷等潜在亏损集中在2005年“爆发”。为此,科龙去年大幅计提。公告显示,期内坏账准备为7.6亿元、存货跌价准备为4亿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1亿元、长期投资减值准备0.7亿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1亿元。公司监事白云峰对这些计提弃权。
公告指出,海信受让顾雏军股份后成为科龙第一大股东,虽然目前这部分股份还没有正式过户,但海信已经为未来公司经营作出准备。
科龙前董事长顾雏军等人因涉嫌经济犯罪,致使科龙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而于4月初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但科龙管理层同时表示,科龙内部目前正在调整机制,正在争取解决资金占用、资金周转、现金流量问题等公司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公告显示,目前科龙出售产品等获得现金为70亿元,短期借债在20亿元。
此外,昨天的公告还附有对2004年度虚增收入的说明。公告称,2004年度科龙虚增主营业务收入5.13亿元,虚增废料销售利润2000万元,虚减广告费用及其他营业费用2400万元,少计企业所得税损失1700万元;2003及之前年度多计废料销售利润2100万元,少计企业所得税损失500万元;2003年、2004年应计未计其他应收及其他应付款项各6500万元。由于上述错误的影响,科龙2005年度的年初留存收益虚增2亿元。
另外,科龙管理层表示,未来科龙产品将立足高端。(东方早报/周玲 游小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