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招行H股之路 港股民的“不同国民待遇”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招商银行(600036,以下简称“招行”)12日公布,已于8月10日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发行不超过25.3亿股H股。上市申请书正在等待香港联交所批复。根据招商银行A股现价,市场人士预估集资金额在156亿元至186亿元之间。

9月中旬公开发售

招行上市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及瑞士银行。该行已于6月底递交上市申请,倘若顺利通过周四的上市聆讯,可于8月21日正式展开预路演,一周后启动国际路演,公开发售将于9月中旬进行。身兼招商局集团及招行董事长的秦晓日前也通过公开发言证实了上述计划的部分内容。

以往多家银行赴港上市,均会邀请香港富豪入股以壮声威,招商银行亦不例外,打算引入富豪团助阵。据媒体报道接近承销团的人士称,恒基地产(012,HK)主席李兆基、新世界发展(017,HK)主席郑裕彤、长江实业(001,HK)及嘉里建设(0683,HK)等香港企业及富豪都是潜在的企业投资者。秦晓亦证实,会有本港富豪做招行H股的策略投资者。

力避与工行撞期

据接近招商银行人士分析,招行实际上是比前期计划加快了上市进程,为的是不与即将A+H上市的工行“巨无霸”撞期。

中国工商银行计划于10月在中港两地上市,市场估计其集资金额将达210亿美元(约1638亿港元),为历来最大规模,令不少新股都迫不及待于9月上市,以免与工行撞个正着。

分析员指出,招行“抢闸”在中国工商银行赴港前上市,又是内地资产质量最好的银行之一,加上招行规模不及中行、建行及工行等巨无霸,股价容易炒起,相信其招股反应不俗,很可能在港掀起新一轮的新股认购热潮。

港股民的“不同国民待遇”

一般来说,散户较偏爱内地银行股,主要是其增长空间大。而且,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因为政策特殊,中签率相当高,几乎人人有份,相比中行A股上市散户难分剩汤的情形,H股认购者在“打新股”一词的发源地香港,才能享受名副其实的“打新股”快感。

每当香港发行大型国企蓝筹股时,都会采用一个向中小投资者倾斜的发行办法,即对每一个申购的中小散户“一人一手、人人有份”。著名股评人士应健中近日指出,中国银行在港发行和内地发行的“不同国民待遇”:两个月前,中国银行(3988,HK)在港发行H股,同样采取了“一人千股、人人有份”的发行方法,上市后中行股价升值20%,每6个香港市民中就有1个中1000股。但由于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在上市品种和股市环境上的不可比性,内地投资者对香港股民“打新股”的羡慕也只能停留在羡慕的层面。中行A股发行的网上中签率在实施回拨机制后,仅有1.94%,天壤之别。

商报链接

招行资产知多少

招商银行于1987年成立,在内地35个城市拥有464个营业网点。公司在8月9日发表的中期业绩报告称,总资产达8243.16亿元,比去年底增长12.31%。净利润达27.99亿元,比去年底大增31.11%,并预测今年的利润不低于52.5亿元。每股净资产达2.67元,比去年年末2.38元增长12.18%。每股收益达到0.23元。

今年上半年,招商银行贷款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该行更预计,全年盈利将不低于52.5亿元人民币,即较去年同期的39.3亿元人民币,增长34%。如此漂亮的中报,为招行的H股上市提供了支持。

漂亮报表支撑机构估值

招行的每股净资产为2.67元,8月11日股价为7.66元/股,市净率为2.87,但国泰君安对招行仍给出了增持评价,并将目标价格从上次预测的7.72元上升至9.60元。这与招行相比其他银行所有的优势有关,从2006年的上半年年报看,招行在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和费用控制上都有相当优势。

招行的利息收入有较快增长,非利息收入则飞速增长。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6.18%,净利息收入增长15.86%。非利息收入达15.05亿元,同比增长80.24%,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87.95%,汇兑净收益同比增长76倍。资本消耗小,高利润率的非利息收入在招行收益中占比上升到13.76%,同比提高4.45%。招行的费用成本也得到控制,招行上半年费用为41.5亿元,同比增长14.93%,费用收入比为37.95%,均低于2005年年底水平。

所以,国泰君安认为,招行的2005年净利润增幅将达到35.5%,若在港上市,其每股净资产将从2.76元上升到3.69元,年内的目标价可达到9.6元/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