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连锁行业现状分析
2000年到2004年,我国前7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2%,已经占领了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27个一级城市近40%的市场
国美、苏宁、三联、永乐、五星、大中等大型家电连锁巨头的迅速崛起,使得家电连锁日益成为家电销售的主流渠道,家电连锁企业所占的家电销售市场份额正日益扩大。联商网对17家家电连锁企业2004年的销售进行了统计,销售总额超过1022.7亿元,门店总数超过1100多家。
2005年,家电连锁开店热潮遍及国内各个城市。主流家电连锁企业新开店面已经超过600家。国美和苏宁在05年的开店数量双双超过150家。至此,两家在全国的店面总数已经超过400家和260家。以永乐为代表的区域连锁商家也广泛地采用并购方式扩张,店面数量增长尤为显著。未来几家大的家电连锁企业仍会不断地向二三级市场扩张,所以渠道整合将是家电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但同时,家电连锁的单店经营质量开始遭遇挑战。2004年12月11日以来,我国取消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区域、股权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外资开始大规模进入家电流通领域,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就接踵而来,导致同一商圈多家连锁店共同存在的现象,单店经营质量遭到了一定的挑战,商家的经营业绩收到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家电连锁行业毛利润率仅有10%,净利润率则不足3%。
近两年国美、苏宁、永乐都在加大收购力度;竞争越来越激烈,三强局面初步形成,国美与其他几家家电零售巨头在一级市场的正面交锋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在不断的拓展二三级市场。这就使一些区域性的家电连锁企业经营面临窘境,市场份额会不断被瓜分,同时国外家电零售巨头也开始进入国内来瓜分市场,如Bestbuy等即将在北京等地开设分店。未来二三级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先进入者比较容易树立自己在当地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后进入者则意味着可能要亏损。如何成功的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与国内各家店连锁企业乃至国际巨头抗衡,是国内众多家电连锁企业需要不断考虑的问题。与外资品牌竞争,国内检点连锁欠缺的是品牌优势,这样,国内品牌就要不断的加强质量,技术,加强管理,以求提高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
中国家电连锁行业兼并重组动因
随着我国加入WTO、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逐渐加快,在新兴市场环境下,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势必造成家电行业的结构调整,一批家电连锁企业会在竞争中退出市场,最终会形成几家大的家电连锁企业,他们借助兼并重组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借助并购来取得行业的领先优势,提高市场效率和活力,借此与同行业及国外家电零售业竞争。
在经历了近年来圈地浪潮、上市浪潮之后,05年度,家电连锁业再一次以频繁的并购整合吸引了行业的目光。2005年4月16日,江苏五星电器全面介入青岛雅泰,开始抢占北方市场,同样是在4月16日,国美电器对外界宣布,投入1.2亿元巨资全面接管金太阳家电南京新街口店,加快了进攻苏皖市场的步伐。4月28日,国美电器宣布收购黑天鹅,稳固了东北市场的布局;7月1日,永乐电器正式接手灿坤在中国大陆的所有门店,使永乐在网点布局上完成再一次突破。家电连锁业的高速扩张,伴随着的是日益增加的风险。目前的竞争态势下,只有年销售额达到1.2亿元的连锁店,才能维持正常经营。目前北京市场的110家门店,已经接近饱和,再加上价格战带来的不利因素,继续开店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洗牌,最终还是形成了大鱼吃小鱼的局面,一体化并购或互补式并购是做大做强的必然战略选择。
我们分析,造成我国家电连锁企业不断兼并重组的动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市场占有率,市场集中度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家电零售企业已超过30000家,然而排名前5位的连锁零售企业在整个消费电子市场的占有率不足两成。而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排名前5位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了九成。由于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规模不够强大,核心竞争力不够,当外资家电零售巨头例如,美国的Bestbuy,日本的小导电器进入中国时很可能由于资金,技术,管理上的差距而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这对我国的民主产业也是一个打击。因此国内几家大家电连锁企业正试图不断的通过并购扩大渠道建设,进而能够扩大企业的规模得以同国内外商家进行竞争。
第二就是净利润偏低,利益驱使导致家电连锁企业不断扩张。中国家电零售行业基本上是零售业中毛利率最低的业态之一,平均为4%~5%,最多不过10%,而美国家电零售巨头Bestbuy却有25%的毛利。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多开店做大销售额,才能得到厂家的优惠,得到更低价格或更高的返利。同时因为在市场完全开放的今天,市场资源是有限的,国外企业的进入,迫使一些有实力的家电连锁企业不断通过兼并重组以达到扩大销售渠道,占领市场的目的。
第三是我国家电市场的销售份额,导致企业的并购。我国有5000亿元的家电销售市场份额,目前连锁店仅占20%左右,远未饱和,这是连锁巨头急剧扩张的内在动力,必将带来整个家电零售业整合,在整合过程中,规模小的企业势必将渐渐退出舞台,或由规模大,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来接管。因此对于家电连锁企业来说,应尽力将已取得的规模优势转化为真正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第四是渠道竞争激烈,连锁企业捷径扩张导致整合。我国目前缺乏全国性的连锁企业,除国美和苏宁属于全国性的之外,包括三联、永乐等在内的大型家电连锁企业,仍停留在地区性企业的层面,这些企业近来在一级市场已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也在不断拓展二级市场,三级市场,未来几年,二三级市场的竞争会不断加剧,企业为了在这一市场更好的生存,就会不断地进行兼并重组。而与此同时,2005年家电巨头TCL建立了自己的家电连锁销售体系,由于TCL在三四级市场上渠道基础很好,并且抢得先机,因此在本质上对传统的家电企业在未来的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商家选择合作,整合,由原来的竞争关系变成了竞合关系,来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以及自身快速扩张,同时也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中国家电连锁行业兼并重组趋势分析
近几年由于我国家电连锁行业虽然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家电连锁规模占家电销售比例不断提高,但我国家电连锁行业集中度还是不够,由于前几年行业进入门槛不高,导致一些中小规模家电门店不断增多,使行业规模分散,企业整体竞争力不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外资连锁企业的进入,以及国内连锁企业的竞争,使国内家电连锁企业不得不寻求变革,寻求未来的出路。我们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企业要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企业的门店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与小岛、Bestbuy等国外家电连锁巨头抗衡。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就要去开拓销售渠道,扩大连锁门店的辐射范围,不断的在二三级市场打开销路,提高竞争力。因为每一个地区都会有一些区域性的家电连锁企业,因此对于国美,苏宁,永乐、三联等国内领先的家电连锁业来讲,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整合,整合当地的营销渠道,同时因为渠道的拓宽,也增加了企业对家电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未来国美、苏宁等家电巨头要进一步扩大占有率,只有通过并购来完成扩张,积极进入二、三级城市家电零售市场是近几年市场战略的重点。同时连锁企业之间并购,整合,也是提高市场集中度,提高对国外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手段。因为,国内家电流通企业数量是3万家左右,但前五大家电连锁企业市场份额加起来不到20%,而美国的同类企业却不足1000家,Bestbuy、电器城等几家大型连锁则占据了全美60%的市场份额,当外资进入得情况下,国内企业没有资本与实力来抗衡,因此,国内家电连锁企业通过并购来提高市场集中度的方式将会不断进行。
近几年无论是跨国零售集团还是本土连锁店,普遍面临消费者忠诚度较低、单店消费规模下降的巨大挑战,区域连锁店已经遭遇了生存危机。因此,在外资不断进入的今天,在家电连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加速圈地争夺三四级市场来提行业竞争力,提高与外资或国内连锁企业抗衡的能力,已经成为今后几年的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