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难未阻开店提速,苏宁、大中、永乐尝试新方式
家电连锁商的跑马圈地、开店扩张一直没有停止,但新店的选址却越来越难,成为国美、苏宁、大中、永乐四大巨头扩张的头号难题。为此,他们正不断尝试新的扩张方式。大中和永乐的合资公司3月7日挂牌,双方宣布将在部分地区合资运作。本周二,苏宁宣布与万客隆结成合作伙伴,用一种新的连锁发展模式继续扩张。
苏宁扩张借道万客隆
3月14日,苏宁与中贸联万客隆商业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苏宁将接手万客隆的家电业务,全面进入万客隆在中国的所有连锁超市,未来万客隆新开店也都将与苏宁合作。
身为全球500强的零售巨鳄荷兰万客隆在中国的业绩一直不佳,大部分超市后来都易手给易初莲花。据中贸联万客隆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安东透露,未来2- 3年内万客隆将在北京再开6-8家大型现付自运式超市,到2010年将在全国至少开30家左右的店。万客隆与苏宁的合作将是独家的,万客隆将全面退出家电经营,转而由苏宁电器经营。
苏宁华北管理区执行总裁范志军表示,万客隆将在每家店里辟出3000到5000平米的面积给苏宁,苏宁将首批入驻京津两地现有的5家万客隆超市,然后把这一模式“克隆”到全国各地。
开拓家电超市合作新模式
范志军说,以后有万客隆的地方就有苏宁,万客隆在选址时也会考虑苏宁的经营模式。万客隆店的门头也会变成万客隆和苏宁两块牌子,以后苏宁找到好的店址也可以把万客隆吸引过来,“有各自的选址队伍,能把连锁面拓广。”他说。
范志军认为此次合作是双方经营上的互补,从而实现销售的最大化。而之前苏宁四季青桥店与欧尚、百安居成为邻居,三方互相借势的方式,“但彼此在经营层面上还没有合作。只是在同一个MALL里,在经营上互不相干。”
范志军表示,今年苏宁在京城市场的连锁扩张将在坚持既往发展模式的同时,不断进行合作模式的创新。“此次与万客隆的合作就是这种连锁发展策略的第一步。”他认为,这次合作开创了家电连锁与超市连锁合作的新模式,这种合作方式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大中永乐捆绑开拓弱势区域
大中和永乐的合作可谓是建立了家电连锁领域一种全新的竞合关系。大中电器和永乐家电均认同,双方在推进全国连锁进程中采用的一种既节省资源、又行之有效的拓展战略,即在保持各自在北京和上海的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利用双方的合资公司在各自弱势的地区扩张,联手开辟新市场以对抗国美和苏宁。
双方共投资1.2亿元分别在西安和青岛成立了两家双方各占50%股权的合资公司,并已在本月初正式运营。大中总经理宋红表示,上述两家合资公司将担负起为大中和永乐拓展市场的使命,进一步增加其在西安和青岛的市场份额,并增强其市场话语权。宋红还透露,此次双方还达成新的协议,即双方将都不在山东和陕西设立独立的分公司。
此外,宋红还透露,双方正积极物色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设立合资公司,以提升双方在新进入地区市场的竞争力。但在北京和上海,即在大中和永乐均处于强势的地区,则不予考虑成立合资公司。双方不设立合资公司的地方,大中和永乐都可以独自进驻,维持以前的格局。
■行业观察
选址成头号难题
2005年,四家家电连锁巨头都进行了疯狂的扩张。以北京为例,去年的家电门店总数已增至110家。在三环路两侧更是集中了30家卖场,形成每隔2公里就有一家家电卖场的热闹局面。2006年,四大巨头都制定了自己的扩张规划,苏宁计划再开15家店。国美计划门店数量翻番,达到75—80家。国美在其发布的白皮书中预测,按照各家计划,今年的北京家电连锁店将达到200家以上,但市场容量为150家,这意味着某些企业的开店计划可能无法完成。
苏宁华北区管理总部执行总裁范志军透露,选择合适的店址已成为家电卖场最迫切的事情,各家都在想新办法进行扩张。
■观点碰撞
国美:他们只是简单的租赁关系
国美总部营运中心总经理孙一丁并不认为苏宁与万客隆的这种合作模式有任何新颖之处。他说,国美在北京就曾入驻北京华联、世纪金源、十里河建材城等零售连锁和商业地产等,开有四五家门店。此外还和一些商业地产如万达集团合作,孙一丁说:“这只是简单的租赁关系。”
对于国美今年的扩张方式,国美北京公司总经理赵宝民表示,主要有租赁、购买店面和并购三种模式。“后两种方式是在2005年大规模发展起来的,今年也将以这两种方式为主。”为了抢占有限的商业店铺资源,自去年以来,很少实施并购的国美一口气收购了黑龙江黑天鹅电器、深圳易好佳电器、武汉中商家电业务和常州金太阳。
苏宁:并购成本巨大
苏宁华北管理区执行总裁范志军认为国美的并购模式成本巨大,“这种模式管理上有后遗症,”比如收购一些地域性连锁商以后,不好的店面和人员怎么处理就是个问题。“结果往往造成花在处理这些事情上的精力大于花在经营上的精力”。但他表示,苏宁不排除今后采取并购方式,主要看目标企业“干不干净”。
■记者手记
家电卖场面临多方压力
从商务部去年底出台的《专业家电卖场经营规范(草案)》来看,家电连锁卖场的选址已经受到很大限制。千米之内不得新开同类卖场的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2006年家电连锁的扩张。
业内专家苏无常认为,苏宁新店开进万客隆,表面上看是大连锁占优势,但实际上,万客隆全面退出家电领域,实属无奈。一店做尽所有的生意越来越受到专业模式的挑战,因为消费者更喜欢选择专业的门店购买,因此还将有大批的非专业家电连锁退市。
然而,家电连锁渠道的经营模式正在受到新的挑战,那就是中国家电业群体性的业绩不佳,让家电厂家处于非常被动的尴尬经营局面。
浙江大学科技中心专家顾问沈闻涧表示,这实际上反映了两个难题:首先是家电连锁业态的整体竞争全面升级,单纯的跑马圈地不仅受到政策因素的限制,还受到市场环境的局限,许多商业街区可以用于连锁业态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此外,家电连锁企业竞争压力加剧,除了内部同行之间的较量,来自外部以百思买为代表的外资家电连锁巨头的介入,都给家电连锁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力。如何实现差异化突围,圈地只是基本设施的建设,关键还要提升单店的运营质量和效益,提高自身的差异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