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1日起,新消费税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其中斜交轮胎的税率由10%下调到3%,子午线轮胎继续实行免税政策。此次消费税政策调整将如何改变轮胎行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如何引导轮胎产品的生产?
“税率下调,对备受成本困扰的轮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鞠洪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拿43家会员企业来说,去年,轮胎销售总收入为679.9亿元,其中,斜交胎为253.2亿元,扣除免税农用胎的条数后,按10%的税率已缴纳税收20亿元左右。现在,如果按照3%的税率算,只需缴纳6亿多元,也就是说,这将给企业增加10亿元以上的效益。”
据了解,中国市场上斜交胎仍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近年来大多数轮胎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斜交胎消费税大幅调低,是国家根据当前胶价上涨、斜交胎生产出现大面积亏损的现状作出的适时调整,将有益于轮胎企业继续维持斜交胎生产规模,改变前期受制于成本压力而大幅压缩生产斜交胎的现状。
斜交胎生产一条赔一条
“此次国家对子午胎继续实行免税政策,对斜交胎的税率进行了下调,应该说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鞠洪振告诉记者,我国轮胎生产企业大多生产斜交轮胎,10多年来,生产斜交胎的企业基本上是生产一条赔一条,连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能力都不具备,更谈不上技术更新了。
据介绍,对轮胎企业征收消费税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当时国家把轮胎作为对财政有特殊意义的产品征收10%的消费税,并且承诺政策实施后根据具体情况将适时调整。此后,轮胎行业经营状况普遍不佳。鞠洪振分析说:“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原材料价格轮番上涨。生产轮胎的原材料中以天然胶、合成胶为主,占轮胎成本70%多。2000年,天然胶进口价每吨为7000元,2005年就上涨到每吨1.8万元~2万元;合成胶在2000年时每吨为6000元,2005年上涨到每吨1.5万元~1.6万元。天然胶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得轮胎生产成本水涨船高,仅原材料涨价一项就增加成本15%左右。同时受国外钢铁价格影响,胎圈钢丝、尼龙帘线、炭黑、橡胶助剂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不低于40%。二是税负不公平,合资企业有优惠政策,小企业受地方保护有的实行的是定额税,这限制了国有大型企业的发展,造成企业竞争不在一条起跑线上。”
鞠洪振说:“轮胎行业年年呼吁降税,到2001年,国家明确免征子午胎消费税,这对子午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一组数字可以佐证:2000年,轮胎总产量为1.22亿条,其中子午胎为3188万条,子午化率26%;2001年免税后,政策效果当年显现,轮胎总产量上升为1.34亿条,子午胎上升为3919万条,子午化率为29%;2005年,轮胎总产量为2.5亿条,子午胎达到1.4亿条,占总产量的55%,也就是说子午化率达到55%。5年间,子午化率由26%上升到55%,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
近几年,斜交胎生产出现全行业亏损,国内许多大型轮胎企业纷纷缩减斜交胎生产规模。虽然从发展趋势看,斜交胎终究要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子午胎,目前欧美已不生产斜交胎了,但是斜交胎在我国还有继续存在的理由。鞠洪振表示,原因有几方面:我国的一些企业还没有能力改造生产线,还得生产斜交胎;贫富不均,市场购买力不一;工程轮胎、农用轮胎、工业轮胎还没有必要搞子午化;国际市场需要斜交胎,2005年,斜交胎出口量占轮胎总出口量的40%。
税率下调我们期盼已久
政策一出,相关企业纷纷作出反应。
“消费税调整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事,体现了国家对企业的扶持。”山东威海三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渤表示。他说:“我们很关注消费税政策调整,因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车况、路况等原因,斜交胎有存在的价值,企业还得生产。但这对企业来说却是个很大的负担,生产斜交胎只能给企业带来亏损,我们一直是在用子午线轮胎弥补其亏损,因此企业只能说是略有赢利。现在好了,税率下调后,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公司将利用降税加快正在建设的年翻新轮胎50万套和100万条胎面生产能力项目的进程,发挥子午胎能够翻新的优势,使其在国内及早地形成产业化、规模化。”
河南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部长唐新朝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我们公司斜交胎产量较大,去年,斜交胎总销售收入10亿元,按10%税率缴纳了消费税7000万元,由于成本高,算下来每条胎是低于成本卖的,也就是说卖一条赔一条。如果按照4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税率3%来算,只需要缴3000万元的消费税,这意味着企业将有能力向前发展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也加强了。”
据了解,风神轮胎公司已制定发展规划,按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子午线轮胎和该公司的优势产品工程胎、农用胎。同时,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涉足高档轿车子午线轮胎等生产领域,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实力。规划到2010年,公司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
税率下调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这些。鞠洪振认为,下调税率是必要而及时的,调税对企业扭亏增盈、增加积累有着积极意义。过去,大企业用子午线轮胎的效益补贴斜交轮胎的亏损,现在企业可以不补或少补,在增加资本积累后,转型改造,投入科研,促进新产品开发和升级换代。同时,斜交轮胎生产利润得到提升后,将有利于轮胎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张,并直接对国产胶消费形成利好。
鞠洪振说:“全行业应抓住这个契机,按照现有原材料价格,搞好两个改造:一是产品要优质轻量化;二是合理使用原材料,改进工艺,做好节能、环保工作,保证企业基本持平不亏损,保证规模大的企业赢利。”
加速轮胎企业产品结构调整
有人担心降税会引起轮胎行业盲目发展,对此,鞠洪振肯定地说:“政策的引导、行业的努力、外资的发展、消费的推动、出口的增加,只会加速我国轮胎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子午线轮胎的性能大大优于斜交轮胎,节油、耐磨、速度快、载重量大,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品。目前,子午胎已经成为中国轮胎市场的主流生产和消费产品,降税并不影响斜交胎逐步被子午线轮胎替代的进程。”
“消费税下调给我们的斜交轮胎生产降低了成本,带来了利益,但我们不会因此而增加斜交轮胎产量,我们的战略方向仍然是大力发展子午线轮胎,逐步减少斜交轮胎产量。因为这是世界轮胎行业发展的大势。”谈起消费税下调是否会给企业战略带来变化,某轮胎公司老总直奔主题。
“当然政策也有双面性。这两年由于成本高企、消费税高等原因,一些轮胎小企业亏损倒闭,现在降低消费税率有可能加剧轮胎业的恶性竞争,引发新一轮的价格战。”该公司老总分析道,“根据2005年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斜交胎属于限制和淘汰类项目,不是轮胎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的增长空间有限。因此,企业应该利用好降税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有利影响,通过技术挖潜和管理挖潜完善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产品结构上,要加速向高附加值的子午胎、高档轿车轮胎等方向发展。”
鞠洪振认为,全行业的当务之急是用好国家政策,增加积累,投入技术改造。他呼吁:“消费税降了,不能降价竞销,出口产品不能再降价,而是要提价以防止遭到反倾销;不要引起新一轮盲目发展,不能建新生产线,更不能建新厂,不要新建合资斜交轮胎企业;60万条以下的小厂坚决淘汰。”
业内人士表示,轮胎出口企业应该实施名牌战略,加大技改力度,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开展体系认证和国外产品认证出口;重点企业可以利用技术优势到国外投资和合作建厂,防范国外反倾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