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潢木材便宜占不得 认准品牌别忘发票

王朝装修·作者佚名  2007-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木制装潢材料鱼目混珠的现象屡禁不止,市消保委昨天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前,除先请教专家外,购买时莫贪便宜,要认准信誉和质量好的品牌,并不忘向商家索要发票。

不法商家惯用手法

◆低价揽客一些商家在报价时故意将某个品种的木材价格定得很低,然后进行捆绑式销售。如落叶松原木的市场价格一般为每立方米1300元左右,而一些商家则打出每立方米800元的低价,让顾客占些“便宜”,当顾客决定将装潢所用的所有木材和木制品都托付其代购时,商家早已将其原来的损失转嫁到了其他木材和木制品上。

◆混淆概念木材和木制品的等级划分,按国家标准规定,出厂木材的档次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而目前木材包装上经常可看用A、AA、

AAA等字样来注明产品等级,这混淆了等级概念。另外,一些商家把进口木材统称为“进口”货,其实同样是进口的面板,因所用的芯材不尽相同,将次等芯材充当上等芯材,这是蒙骗消费者。

◆尺寸缩水木材市场一直有个约定俗成的“行规”,即朝规格上靠。如厚2.5厘米的板材,就按3厘米计算,这种行规明显侵占了消费者的利益。厚度不足是木材和木制品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明明是18毫米的细木工板往往只有16毫米,甚至更薄,厚度减少了2毫米,商家利润却增加了10%。

◆调包送货消费者在市场上按产品质量、规格订好货后,常在不法商家送货时被“调包”,造成尺寸、质量上缩水。如消费者订货时要干燥的产品,而商家送的却是潮湿的,因为木材干燥后往往还要缩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