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常识告诉人们,住宅面积不在大,在于好用,即空间分配合理。生活水平越高,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对空间的需求就越加细分,空间功能正越来越趋向单一、专门化。以厅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设施的完善,以及整个社会对私密权的注重,人们已经越来越少地邀请朋友到家中聚会了。特别是现代的年轻高收入阶层,大约也没有多少时间在家里面招待自己的朋友,而是更习惯与在饭店、酒吧或咖啡厅进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一项有关小康居住调查的统计结果也表明,在家8人以上聚餐的频率,每周一次的占12%,每月一次的占10%,节日聚的占25%,而仅偶然一聚和极少聚的却占达24%和29%,且在家8人以上聚餐的原因中,家族团聚的占49.61%。由此可见,住宅客厅的开放度在显著降低,客厅的社会功能正在蜕化。
“会客”功能淡化后的客厅,人们习惯于称它为“起居室”。起居室的功能更偏重一家人的沟通,包括交谈、看电视,而满足这些功能并不需要太大的面积,20多平方米足矣。而现在的厅,动辄达40-50平方米的面积其实没有必要。更何况,一般来讲,客厅是给人看的,居室是自己用的,越来越务实的人们现在已不再为“面子”所累,更多考虑的是家人的需要和对舒适生活的最大享受。
其实,厅的这种变化体现出的正是对人的充分尊重这样一种需要。
国外住宅设计十分注意体现对人的充分尊重,这从近年来北京楼市中一些有国外设计人员加盟的项目设计中可以看出来。不同于国内住宅通常以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等来划分空间,外国住宅设计强调功能分区,以功能区为标准,将室内空间划分为礼仪区(入口、起居室、餐室);交往区(早餐室、厨房、家庭室);私密区(主卧、次卧、卫生间、书房);功能区(洗衣间、储藏室、车库、地下室、阁楼);室外区(前开敞庭院、后私密花园、观景平台、花园小品)等等,使住宅能够科学地体现日常生活中对空间利用的规律,满足了住户饮食起居、交流礼仪等各方面的家庭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