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及其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主要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
它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即单个消费者获得的最大效用和单个生产者获得的最大利润。通俗的讲,也就是消费者如何进行消费,选择合适的商品,以最大的满足自己的需求;生产者如何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优化生产过程,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
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即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分析的范围是在单个市场里,排除其他市场的影响因素,从影响市场价格的内因,也就是单个市场内部,消费者与各个相同生产者之间的联系来分析问题。虽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可以更好的分析问题的本质。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即分析的范围扩大的所有市场,但分析的粒度也扩大到以单个市场为单位,着重在于分析单个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制约因素。相对于单个市场来讲,第三层次可以理解为对外因的分析。
二、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微观经济学理论是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第一,合乎理性的人。即“经济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第二,充分完全的消息。即市场上的“经济人”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总结起来就是:动机利己 和 信息透明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学老师总是说:“不可以完全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处理中国经济中的问题呢?” 首先,在高度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上的两个假设条件都已经是接近于实现了。经过了上百年发展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其经济体制已经趋向完善,为“经济人”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创造了条件。其次,近十年来以Internet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再加上西方社会较完善的体制结构以及各种专业的信息咨询机构,信息透明这个条件已经接近实现了。
而中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其他所有制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存在完全的利己行为。国家控制了大部分的资源,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从而使国家的利己行为转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保证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就是在利益分配上要在广大人民之中实现均衡分配,这与“经济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是均衡不是平均,要不然就回到大锅饭的时代了,没有地理位置的高低,水不会流,在利益上也一样。所以,暂时忽略国有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体,在国有经济内部,把国有经济在分成不同的“经济人”,在国家利益分配均衡的前提下,追逐自己所在集体的利益最大化,这就是第一个假设条件在中国的现状,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在中国,经济是不可能以完全的利己动机来驱动的。
另一点,信息透明,这是我国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随着IT业的迅速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和电子政务水平的提高,信息透明这个假设条件正在逐渐的接近实现。随着信息透明的实现,对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经济金融法规的公正性,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在信息透明的实现过程中,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阻力,有来硬件、软件上的不足,也有传统的不理解,还有一些利益集团的阻挠,所以,我国的信息透明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假设条件与中国的国情有一定的出入,导致了一些分析结果会与实际的操作出现偏差。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虽然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是,也有许多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的,大部分的分析方法还是很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学习时应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多的参考我国的国情,联系实际,才能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