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班固《前汉书》中的《贾谊传》。贾谊天资英才,“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那时候还没有正式的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人才,科举是在数百年后的隋朝才开始的。贾谊为地方官保举,被汉文帝招为博士。“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可谓超强级精英。不久,文帝就想委其以公卿之位。这时候,老人们就坐不住了,谗毁说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政治这东西,往往是各方妥协,并不总是一个人说了算。所以文帝也没办法,激起众怒了嘛,只好疏远贾谊,将他调到湖南做长沙王太傅。郁郁不得志凡四年余。唐朝诗人李群玉的“卑湿长沙地,空投出世才”,说的就是彼时彼地的的贾谊。
后来,被文帝招还。两人谈了半宿,文帝感叹“吾久不见贾生, 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于是拜他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聪明好学,如果不做唐太宗儿子李承乾老师的话,太子地位基本就是他的了。此时贾谊不过25岁多点,又是太子老师,在来朝的地位可想而知。因此贾谊自然雄心勃勃,又意气风发了。不久,上了个近万字的折子,后世一般称为《治安策》或《疏陈政事》。大抵是说,天下人均以为当世太平,可高枕驭国,无为而治,但我却认为大家是躺在干柴上睡觉啊!天下诸侯王林立,且占据了膏腴之地,而皇帝自己几个靠得住的几个封国都地下民贫,朝廷的法令出不了都城。如果长此下去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而一旦有了异心,国破家亡,必不可免。所以建议文帝要及时找机会压制诸侯,分拆大国,加强亲信诸侯的实力。简单的说就是要采用削藩的手段,加强中央集权。以后事实证明,贾谊是非常有远见的,景帝时候的七王之乱,以及之后中国的两千年历史上,藩王作乱的例子太多。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唐代后期的节度使作乱(尤其是安史)等等。所以到了后来,宋、明、清的封王逐渐虚化为称号,有名无地(清朝的三藩乃是特例,属朝代更替余下的遗留问题)。由于贾谊的理论太超前于时代,就像王安石变法,文帝虽然认为很有道理,但没办法一下子全搞起来。毕竟,皇帝也不能在大多数人都反对的情况下强制推行政策。文帝也是很务实的人,不打算像后世明朝的万历那样,刚上台时雷厉风行,后来看没多少效果,干脆天天躺在床上看书,拒不如朝,不闻百事。因此文帝在实施贾谊的政策时往往是进一步退三步。
其实按道理说,如果耐心点等下去,削藩还是很有希望的。后来的历史也证明,西汉在削藩问题上基本上是成功的,文帝、景帝以至武帝,一直都在竭力削藩。因此,年轻的贾谊在后来漫长年代里,仍然可大有作为。可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梁怀王在骑马时坠地死掉了!贾谊的精神支柱似乎一下子就垮了,常常哭泣,一年后郁郁而亡,时年三十三岁。他可能觉得在文帝时代,自己难有大作为,本来寄希望于后朝,但他心目中的小皇帝也死了,于是悲痛欲绝,认为自己的绝世才华,再无施展的机会。
1600年后的毛泽东读到这段历史时,著诗曰: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必哀伤付一生?
后世人说,汉文帝时贾谊英年早逝和景帝时晁错被朝服腰斩于市,乃汉朝早期的两大历史悲剧。班固总结晁错悲剧的原因为: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而贾谊恐怕就是性格过于脆弱,天纵英才,早成大器,而经不起世事之坎坷磨难了。
其实历史上大器晚成,干出一番事业的名人也是很多的,比如李鸿章38岁才出仕,此前近20年都是给曾国藩做默默无闻的幕僚。近来,一个在内地某研究所上班的同级校友和我一联系,也总是牢骚满腹,觉得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工作五年了,还是这样的书生气,真是耽误了光阴;网络上此类帖子也比比皆是。我觉得现在的时代已经比较开化了,如果真有本事,总是有施展机会的,还不至于“空抛出世才”。很多人总想着上来就给个大舞台,让自己长袖善舞,看不起领导,看不起资历比自己老的人,甚至觉得这些人在工作上是垃圾,在自己的前进路上是绊脚石。
人往往看不清近处的东西,所谓灯下黑,更不善于总结其中的问题。建议年轻的同辈们抽时间多读读历史,其实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和疑惑,可能在千百年前,就有很多人经历过,并且他们后面的人又总结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