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了解或关注一点期货市场的人士都知道,国际铜价已经疯涨到难以想象的高价。五一节长假过后仅仅三个交易日内,上海期交所期货铜价累计上涨了8000多元,目前每吨价格已超过7.5万元;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月期铜价亦在基金买盘推动下继续刷新7895美元历史新高位!
国际铜市场真可谓正处于超级牛市周期之中!对于此轮空前牛市行情的解读,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还是铜自身市场结构使然,是当前脆弱平衡之下多空搏弈的必然结果。
首先,铜市场供需平衡似来非来 消费旺季加剧供需矛盾
据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 最新展望报告预测,全球铜市今年预计将出现大约24 万吨的少量供应过剩,去年为短缺6.4 万吨;而消费的增加将导致明年精铜产量仅过剩5.5 万吨左右。此前该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年精铜产量已超过消费量0.2万吨,且2005年12月份和2006年1月份,全球精铜市场产量分别过剩18.5万吨和6万吨。尽管该组织对于2006年的预测仍维持在20多万吨的过剩状态,但从其将2005年的供需平衡再度调整为缺口6.4万吨以及对于 2007年的积极展望来看,当前的全球精铜市场总体上还是处于极为脆弱的供需平衡状态之中。
这种脆弱的平衡不仅体现在消费持续强劲增长拖延了供应缺口向过剩状态转变的进程,而且体现在供应环节方面精铜产量的增长仍在较大程度上受限于铜精矿原料的供应。
3月中旬过后,LME铜库存升势受阻,由13.5万吨再度下降至11万吨的水平,欧洲现铜升水持续上升,季节性消费旺季特征显现。而4月中旬中国公布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高达10.2%的GDP增长以及“宽货币、宽信贷” 经济运行格局,为一直关注中国因素的国际铜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也拉开了国际铜市场在6000美元之上加速上扬的序幕。其后,IMF报告调高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而近日陆续公布的美国一季度GDP增长达到4.8%,美国和欧元区4月制造业指数大幅增长,其中欧元区4月份制造业指数创近5年高位等等数据均显示全球经济增长步伐之强劲,这令市场对精铜消费增长预期更为积极,也是助涨基金持续买盘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与消费强势相伴存在的却是主要产铜国因罢工而导致供应中断的题材频现,以及4月上旬智利铜会议上有关铜矿运营成本上升、铜矿品位低下以及频繁的劳资纠纷等原因将有可能使全球精铜产量难以达到增长预期的论断。有资料显示,在今年一季度里全球铜市场因行业罢工、环境抗议、技术问题和自然灾害损失的矿产量达近24万吨。事实上,从现货铜精矿的加工精炼费(TC/RC)近几周由3月份时的140 美元/14 美分快速下滑至每吨60 美元/每磅6 美分,即可看出国际市场铜精矿供应已经趋于紧张。
其次,传统的战略抛空理念为铜市场充填源源不断的逼空能量。
2004年3月以来,随着LME三月期铜攻上3000美元,基于传统思维而战略抛空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随着铜价一次次地被国际投机基金顽强拉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异常惨烈的境况。中国反套盘海外遭遇强势逼空、国内某大型铜冶炼企业海外保值巨亏、中国国储铜事件等等。近日有人再度将国储回补空头部位与近期国际铜价的加速上涨相关联,而“国储铜事件”亏损额可比“中航油”的报道亦见诸报端。笔者在此不想就具体事件的成因做细致论述,只想就本轮铜牛市场格局下多空的搏弈及其必然结果谈一点自已的体会。
市场价格的产生实质上是多空力量对比的结果。然而在如上谈到的全球铜市场结构基础上,多头部位相比空头无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为供需平衡的极度脆弱与交易所历史低位的库存水平意味着空头交割能力的极度受限,这也是近两年来伦铜市场频发挤空行情的根本。笔者以伦铜现货月合约持仓与伦铜库存量的对比指标来考察市场的逼空能量,发现该指标的月度最高点在200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均处于15倍以上,目前仍维持在10倍左右。这意味着国际铜市场空头实物交割能力依然严重不足!除非6月中旬旺季过后,伦铜库存增至15万吨甚至20万吨以上。
尽管伦铜价格已极度冲高,但我们看到的是伦铜总持仓仍处于25万手的历史高水平,多空的对决似乎依然未有结束,基于高价位而敢于战略抛空者依然存在,这仍将为市场填充了源源不断的上涨能量。此所谓空头不死、涨势不止!
目前,纽约COMEX期铜总持仓自四月下旬开始已持续下降、上海期交所铜持仓亦大幅萎缩,二者已完全处于由空头回补买盘推动下的惯性上涨行情之中,而相比之下伦铜剧大的持仓能量尚未得到释放,也许伦铜当前的上涨还远未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