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石材加工业历史悠久,早期以石雕加工为主,上世纪50年代曾承担北京十大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陈嘉庚纪念馆等不少工程。改革开放以后,泉州石材产品结构从单一的雕刻产品向装饰材料的花岗石、大理石板材、墓石系列产品、异型石材产品发展,形成产品齐全、相关配套产业完整、规模化、社会化大生产体系。
据泉州市石业商会秘书长陈燕飞介绍,一二十年前,泉州石业开始试水长三角和珠三角,上海一带的泉州石商特别活跃。南安的石材产品大量进入上海市场,占据了上海市场的半壁江山,上海大剧院、金茂大厦、环球国际会议中心、上海世纪坛、东方广场等上海标志性建筑物均采用南安的石材产品。上海成了南安石材产品辐射长三角的主要基地之一,南安不少石材企业以上海为跳板,进军江浙地区,触角延伸到整个长三角。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战略的实施,泉州石材商的足迹更是遍及全国各地。在内蒙古、山西等石材资源丰富的矿区,因为当地的泉州人太多了,有时用闽南话就可以谈生意。
据统计,南安的板材年产量约占全国的30%以上,南安整个石材行业年产值142亿元。南安作为中国惟一的“建材之乡”和“中国石材城”,真是名不虚传。实际上,南安本地的石材资源并不多,之所以形成这么大的产业规模,离不开一支做石材生意的营销大军。因为南安的水暖做得好,很多人出去卖水暖器材,后来又慢慢转行做石材,逐渐形成一支20多万人的供销队伍。单水头一个镇,就有两三万人在外地做石材生意。
在泉州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惠安石雕也是响当当的。惠安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建筑之乡,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石雕工艺城”、“中国石雕之都”,2004年石材产值达到80亿元。惠安石雕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该县开发的墓碑石、园林建筑构件畅销海外,占据日本80%的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墓碑加工与出口基地。可是,在国内市场,惠安石雕的销路并没有完全打开。有关人士提出一个设想,即借助南安石材庞大的营销网络,把惠安石雕推向全国各地,同时又依托惠安石雕的海外网络,把南安石材产品进一步推向海外,两地同行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也就是说,泉州石业要两条腿走路,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海外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国外市场),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实力。
在今年10月23日至26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惠安)石雕石材展示会上,一些从外地回来的泉州同行,看了展品之后感到有点吃惊:这么好的石雕,怎么在外地都看不到呢?有鉴于此,泉州市石业商会有意把惠安石雕项目推介到各地石材市场,扩大惠安石雕的市场份额。泉州豪翔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文是搞石雕出身的,作为一名雕塑家,这次参加石洽会,回来后着手搞了一个市场方案,打算在河北鑫顺石雕艺术展销中心推出自己的产品。据介绍,在江苏南通汇诚石材市场也将准备专门设立一个石雕展区。
这两年,泉州市石业商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与泉籍异地商会互动,共谋泉州石材产品走天下的方略。去年该会两次分别组织200多家石材企业,参加辽宁营口、锦州在泉举办的石材专业市场项目推介会,还召集数十家企业,考察辽宁沈阳、营口、锦州、天津塘沽和北京、重庆等地专业市场,拓展石材产品的市场空间。
通过考察,东升石业、华辉石业等企业在天津等地设立分厂。一些石材企业把研发基地放在泉州,到外地办加工场,利用外地资源,当场加工,当地销售,节省了大量经营成本。
据介绍,天津塘沽石材市场、北京西联市场、河北鑫顺石雕艺术展销中心、宁夏海峡建材市场、西安石材专业市场、南通汇诚石材市场、沈阳红旗台石材超级市场等都是由泉州石材商开发、创办的,京、津、塘地区已成了泉州石材集散地之一。沈阳红旗台石材超级市场占地800亩,首期投资上亿元,明年5月即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