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969年泰迪熊五官演化过程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鼻子:泰迪熊鼻子开始进入有橡胶模或手塑合成塑胶制造的新时期。最新款式则是以橡胶制模的鼻子,也有刷上油漆的锡头鼻出现。

手脚:泰迪熊脚掌也采用了不同材质制作。为了能让关节更为立体,也有厂商使用橡皮模来作为立体熊爪子。至于缝法倒是没有什么大突破,纯粹利用皮毛的层次和方向剪裁,做出较有立体感的熊脚。

眼睛:开始采用橡胶为制造原料,同时也比较注重安全性。玻璃眼球的制造技术也由扁平状,进步到较为立体的半圆球状眼珠,也有些是把玻璃眼珠直接镶在橡胶圈上;除此之外,1955年发展的合成塑胶工业,也出现了安全合成塑胶眼睛。

嘴巴:因为鼻子的没造型,嘴型反而不太有大变化。除了张开嘴型的技术创新外,锈线缝法仍然是最受欢迎的。

毛皮:合成毛绒的改良及亚克力纤维的提炼,以及缩织及混纺技术更加纯熟和多元化,使得泰迪熊的皮毛阵营显得热闹万分,前后陆续参加的新阵容有天鹅绒、斜纹布和棉花材质。目前为止,安哥拉羊毛还是上等泰迪熊最常使用的毛质;德国的Hermann制造厂商更引进了一种可使安哥拉羊毛卷曲的新技术。毛色除了粉红色外,在颜色上没什么很大的变化。虽然当时的纺织工业突飞猛进,泰迪熊的外观及纤毛还是没有什么太大改变,为停滞时期。惟一不同之处是,1955年后的泰迪熊们终于可以好好洗个澡了。

填充物:接下来1945年的工业兴盛时期,机器加工制造的时代来临,也是工业污染的开始和前兆。接踵而来的便是经过种种繁复的切割和压缩处理的塑胶和泡棉,方便清洗的特性以及弹性立刻使它们大受欢迎;不过,大量制造的加工制品总是如昙花一现般转瞬凋零,很快便受到人们的遗弃,不再神气的时代宠儿因此硬化和断裂,甚至缺乏弹性。

信息来源:泰迪熊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