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产面料自给率应从三方面努力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纺织信息周刊》分析,从现阶段面料产业形势来看,提高面料自给率的重点仍是要在市场、原料、技术三大方面上下功夫,以创新的产品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竞争力。

市场是导向。面料新品的生产与开发必须加强国内外市场调研,掌握流行信息,掌握国际市场上服装面料的流行趋势,并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组织生产。

原料是基础。加大新型原料的开发,新型纤维和功能性纤维的应用。首先应注意原料多元化和仿天然化纤维的开发,国际新品面料已打破棉、毛、丝、麻、化纤的界限,以多种原料的混纺、并纱、交织为主,一个品种千般采用2-3种原料,多的采用5-6种,使化纤产品具有优良的吸水透气性,手感柔软,色彩丰富,悬垂性好,满足各种服装的需要。其次应重点开发环保型纤维和绿色纺织品。染整行业应加大绿色纺织品的研究开发力度,以确保国产面料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应加强新纤维的利用,提高产品服用性能。运用弹性纤维Lycra、弹性锦纶Tactel,使服装合身舒适,并具有良好免烫抗皱不变性能;运用抗紫外的Modal纤维、抗菌的Poynosic纤维、吸湿排汗的Tactel纤维、抗菌的罗维尔纤维等与天然纤维及其它纤维混纺开发功能性服装面料。

技术是关键。要善于运用纱线结构的变化和色彩的应用。运用不同纱线、不同支数、不同捻向、不同捻度进行巧妙搭配,可赋予织物立体感和新的风格。在色彩的应用上应遵循自然,从自然界中寻找和发现创作灵感;在组织结构上力求创新,善于将各种组织加以综合利用。大力加强后整理技术和改进印染后整理的硬件和软件,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并从后整理的设备、工艺及染化料助剂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免烫、防绉、抗菌、保温、阻燃等涂层工艺方面进行探索,重点要解决多种纤维混纺交织的一步法染整;棉、毛织物高档印染后整理;化纤仿真织物印染后整理;真丝织物、苎麻、亚麻织物特殊染整等方面的技术,以提高面料服用性能和档次。 (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