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1866—1925年)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孙中山还是中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积极倡导者,他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业机械化思想。
1894年,当时具有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孙中山先生,向清廷李鸿章上书,提出了他的“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4项改革纲领。在《上李鸿章书》一文的“地能尽其利”部分,孙中山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农业机械化理论。
这段精彩的文字,可以单列成篇,真可以说是这位伟人的一篇非常精辟的《农业机械化论》。
“所谓地能尽其利者,在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也。”
“农官既设,农学既兴,则非有巧机无以节其劳,非有灵器无以速其事,此农器宜讲求也。自古深耕易耨,皆藉牛马之劳,乃近世制器日精,多以器代牛马之用,以其费力少而成功多也。如犁田,则一器能作数百牛马之工;起水,则一器能溉千顷之稻;收获,则一器能当数百人之刈。他如凿井浚河,非机无以济其事;垦荒伐木,有器易以收其功。机器之于农,其用亦大矣哉。故泰西创器之家,日竭灵思,孜孜不已,则异日农器之精,当又有过于此时者矣。我中国宜购其器而仿制之。”
“故农政有官则百姓劝[勤1,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此三者,我国所当仿行以收其地利者也。”
这篇文字,分三层递进,第一层,是解题。提出“地能尽其利”的3个内容:要有农政管理、农业知识、农业机器。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系统。21世纪的今天,人们往往说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管理现代化、农业科技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3个方面。实际上,并未超出110年前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范围。可以说,在那时,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完整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第二层,是核心。从“农官既设”到“我中国宜购其器而仿制之”,又分3个层次。首先,孙中山用斩钉截铁的语言提出了农器的重要性。其中的“非有巧机无以节其劳,非有灵器无以速其事”,用十分精辟的哲理诗一样的语言,指明了农业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功能和作用。这两句话,应该作为我们农业机械化工作者的座右铭。其次,孙中山先生从历史角度,对耕地、灌溉、收获、凿井浚河、垦荒伐木等几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了农机“以一当百”的显著功效和“非机无以济其事”、“有器易以收其功”的独特功能:现在我们经常说,以农机进行农业作业,可以达到省工省力的功效,而有些农业作业则是人工无法完成的,只有用农机才能实施。这些说法都不及110年前孙中山的论述更严谨。孙中山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理论的奠基者。110年以来,在理论方面,我们没有多少新进展。最后,孙中山概括地说“机器之于农,其用亦大矣哉”、“我中国宜购其器而仿制之”。用我们现在通俗的话就是:机器对于农业的作用太大了,我国应该借鉴国外优秀技术成果,发展自己的现代农机工业。
第三层,是结论。从“故农政有官”到“以收其地利者也”。孙中山在指出三者皆备产生的社会效果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我国应当学习世界的先进经验,建农政、立农务,实行农业机械化,最终使“地能尽其利”,充分发挥我国农业资源的优势。孙中山在谈“物能尽其用”时,向那位中堂大人(李鸿章)还说了这样一句话:“谋富国者,可不讲求机器之用欤。”意思是,若为国家谋富强,难道能不讲求机器的作用和使用吗?把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机器,提到富国的国策高度。
这篇上书于1894年初定稿,6月赴天津向李鸿章投书,李对此未加理睬。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走上革命道路。这篇上书成为研究近代农业机械化思想的宝贵历史文献。在以后的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孙中山进一步阐发了他的农业机械化思想。 孙中山(1866—1925年)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孙中山还是中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积极倡导者,他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业机械化思想。
1894年,当时具有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孙中山先生,向清廷李鸿章上书,提出了他的“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4项改革纲领。在《上李鸿章书》一文的“地能尽其利”部分,孙中山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农业机械化理论。
这段精彩的文字,可以单列成篇,真可以说是这位伟人的一篇非常精辟的《农业机械化论》。
“所谓地能尽其利者,在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也。”
“农官既设,农学既兴,则非有巧机无以节其劳,非有灵器无以速其事,此农器宜讲求也。自古深耕易耨,皆藉牛马之劳,乃近世制器日精,多以器代牛马之用,以其费力少而成功多也。如犁田,则一器能作数百牛马之工;起水,则一器能溉千顷之稻;收获,则一器能当数百人之刈。他如凿井浚河,非机无以济其事;垦荒伐木,有器易以收其功。机器之于农,其用亦大矣哉。故泰西创器之家,日竭灵思,孜孜不已,则异日农器之精,当又有过于此时者矣。我中国宜购其器而仿制之。”
“故农政有官则百姓劝[勤1,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此三者,我国所当仿行以收其地利者也。”
这篇文字,分三层递进,第一层,是解题。提出“地能尽其利”的3个内容:要有农政管理、农业知识、农业机器。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系统。21世纪的今天,人们往往说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管理现代化、农业科技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3个方面。实际上,并未超出110年前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范围。可以说,在那时,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完整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第二层,是核心。从“农官既设”到“我中国宜购其器而仿制之”,又分3个层次。首先,孙中山用斩钉截铁的语言提出了农器的重要性。其中的“非有巧机无以节其劳,非有灵器无以速其事”,用十分精辟的哲理诗一样的语言,指明了农业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功能和作用。这两句话,应该作为我们农业机械化工作者的座右铭。其次,孙中山先生从历史角度,对耕地、灌溉、收获、凿井浚河、垦荒伐木等几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了农机“以一当百”的显著功效和“非机无以济其事”、“有器易以收其功”的独特功能:现在我们经常说,以农机进行农业作业,可以达到省工省力的功效,而有些农业作业则是人工无法完成的,只有用农机才能实施。这些说法都不及110年前孙中山的论述更严谨。孙中山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理论的奠基者。110年以来,在理论方面,我们没有多少新进展。最后,孙中山概括地说“机器之于农,其用亦大矣哉”、“我中国宜购其器而仿制之”。用我们现在通俗的话就是:机器对于农业的作用太大了,我国应该借鉴国外优秀技术成果,发展自己的现代农机工业。
第三层,是结论。从“故农政有官”到“以收其地利者也”。孙中山在指出三者皆备产生的社会效果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我国应当学习世界的先进经验,建农政、立农务,实行农业机械化,最终使“地能尽其利”,充分发挥我国农业资源的优势。孙中山在谈“物能尽其用”时,向那位中堂大人(李鸿章)还说了这样一句话:“谋富国者,可不讲求机器之用欤。”意思是,若为国家谋富强,难道能不讲求机器的作用和使用吗?把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机器,提到富国的国策高度。
这篇上书于1894年初定稿,6月赴天津向李鸿章投书,李对此未加理睬。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走上革命道路。这篇上书成为研究近代农业机械化思想的宝贵历史文献。在以后的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孙中山进一步阐发了他的农业机械化思想。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