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级车领衔 硝烟迷漫车市降价正酣(2)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高级车“雪崩”前夜有多长

时至今日,如果哪家厂商再提“价格已经降到底线”,想必会招致更多不屑。不可否认的是,中高级车已经替代微车和经济型轿车成为价格战的主要阵营。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乘用车销售达207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3万辆,同比增幅达53.8%。这个小现“井喷”的数据无疑让厂商有所安慰,但今年的“金色五月”再度上演“黑色五月”,当月全国共销售乘用车仅为39.6万台,虽与去年同比增长42.1%,但环比4月下降12.5%,其中微型轿车销量、中高档日系轿车销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统计,5月份,丰田锐志销量为3579台,比前一个月减少1886台,比4月份下降35%;本田雅阁销量为9200台,环比下降30%;日产天籁销量4146台,环比下降2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数据也表明,国产中高级车面临的竞争压力正在增加。与2005年同期相比,今年1-4月,2.0升-2.5升排量的中高档轿车尽管出现了高达53.47%的增长,但是并没有与轿车整体市场61.27%的增长保持同步,市场份额略有下降。

国产中高级车的价格还会继续下挫甚至“雪崩”,这一观点几乎得到业内专家、媒体的一致认同,也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据最新调查显示,有高达95.82%的消费者认为目前国内中高级车价格并没有达到合理的价位,只有0.46%的消费者选择目前的价格已经达到其心理价位。有超过88%的潜在消费者选择持币待购,其中认为车价仍然没有降到位的最多,在2万多样本中,对于自己心仪的车型,33.38%的消费者选择等待其降到心理价位后才会出手。

持币待购显然会给中高级车厂商造成一定压力,但这并不是降价的最关键因素,更重要的是来自同级车型的竞争压力。虽然当前国产中高级车多达几十个品牌,但真正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品牌同级对手不过3-5个,因此降价举措虽然不断,但距离消费者预期的“雪崩”状态似乎还有相当距离。

但随着7月1日我国整车进口关税将统一下调至25%,零部件平均进口税率达10%,进口车价格将进一步下调,这也势必对国产中高级车价格造成波及影响;中高级车新军的入侵及批量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将羞答答的暗降转化为大张旗鼓的明降。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雪球”势必将越滚越大。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曾表示,今年前4个月的高速增长不能反映出市场真实态势,而5月份的增长基本上反映了今年乘用车市场的增长率。由于去年下半年市场处于较迅速成长期,因此从6月份起,市场销售同比增长超过30%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可能维持在20%以上。而根据新浪网调查,基于油价继续上涨的预期,部分消费者可能放弃购买中高级车,转选购相对便宜和油耗相对更低的中级车。此外,停车费等相关使用成本的增加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换车和购买第二辆车的消费意向。

而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综合多种预测,今年中高级车“秋收”起义的可能性不大,“雪崩”来临的日子,大约在年度新款扎堆上市之前的“冬季”——那些中高级车“大户”举起大刀的时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