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轿车市场车价回涨不可避免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信息来源: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

继2004年下半年国家对成品油价格提高后,2005年3月份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再次高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制原则,自3月23日开始,将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零售中准价格按出厂价调整幅度等额提高。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刚刚受到国际市场铁矿砂涨价冲击影响的汽车业,面对不期而至的油价飙升,能否经得住这突如其来的“倒春寒”,支撑起中国车市?

在往年的汽车展销旺季——4月份到来之际,油价的飙升可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这将进一步加大消费者养车的成本,改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再次扩充原本庞大的持币待购消费者的群体。

当然,油价上涨对车市的影响将是缓慢而长期的,并不会带来直接影响,但其所带来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心理层面,影响着汽车消费者的购车欲望。而且严峻的形势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在3月28日召开的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形势发布会上得知,2005年中国石油总需求增长率预计为10%左右,需求量将达到约3.54亿。而我国的现状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石油消费增长明显高于石油生产增长,2004年,中国共进口原油1.22亿吨,增长34.8%。如此一来,如果我国不能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以后还将再次面临油价上涨因素,这也对汽车企业提出了预警信息。

在经历惨烈的价格战后,无止境的降价再也不能实现汽车经销商的销售目的。在面对成品油涨价的声潮,豪华车高档车几乎未受到波及,缘由此类目标消费者对于油价的关注较低,不会受到影响,当然汽车经销商现在面对多种新品的不断上市冲击,不得不暂时实行降价策略,从而巩固高档轿车市场份额,当局势稳定或品牌美誉度被认可后,高档轿车市场的价格将慢慢回升,以维持自身高端豪华形象,保持与中低端轿车产品的价格技术优势。

相比之下,在油价的冲击下,中档轿车受到较大打击,相当一部分原本锁定中级车的持币待购者,出现了由中级车转向经济型车的跑票现象。油耗环保问题也再次检验中低端轿车市场,调整市场结构,改善产品分布状况,引导车市需求转变,比如,节油性已经成为人们买车时除价格因素以外的第二大关注点,它甚至会左右人们对车型的选择。而对厂家来说,这就提出了一个新课题:高排量车可能会销售受阻,节能型、经济型车将备受青睐。适当调整节能型、经济型的价格,可以保持自身产品的全线推广,以价格因素抵消油价的影响,以避免轿车经销商过量库存的困扰。

同时,油价的上涨加上铁矿石风波,成本问题也摆在了汽车生产厂商和经销商面前,间接提供了一个涨价的借口。当然,为了避免惹怒对价格问题敏感的消费者,提升价格也会在消费者承受的范围之内,但车价上涨的趋势将无可阻挡。

虽在汽车市场上时刻听到某款车型降价的声音,但是伴随着库存产品量降低,新车的正式上市,汽车厂商也会尽力将轿车价格拉升,以保持新车进入市场的价格能够带来一定盈利,为轿车价格回升势头铺路。

此外,轿车市场上同一品牌的经销商自相残杀,恶劣的价格战等现象,不仅降低了汽车厂商的利润,更损伤了经销商自身利益,引起了厂家和经销商的反感。因此,一个新的现象在上海首先出现。

上海10家丰田汽车授权销售公司以共同出资的形式,首次联合在沪举办了皇冠上海地区上市发布会,自发成立了一个名为“协力会”的行会组织,主要目的是防止恶性价格战、统一销售策略以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即所谓的“价格同盟”。这个成立于去年的行业协会目前已经扩大到10家会员,最高负责人会长的人选则采用各经销商轮流担任。

由此突出了经销商合力控制价格的话语权的努力,以求获得最大销售利润,减少了销售渠道的重复建设,间接保证轿车产品的价格回升。对此现象,丰田汽车方面十分看好,更有意推广到全国其他区域。以此为榜样,相信如果效益可观的话,必然形成学习的风潮,使得整体轿车市场价格回升趋势暴涨。

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轿车市场上的降价风潮仍在风行,但是轿车价格回升的苗头已经出现,同时,铁矿石和油价的上涨均为汽车厂商提供了一个机遇或借口,实施涨价策略,带动部分买涨不买跌的用户购买热情,所以,可以预测的是,在不久的将来,车价的上涨将不可避免。

以上仅是笔者的一丝猜测,仅代表个人意见,请勿作投资、购买等参考。

作者:张金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