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厂商独辟蹊径,墙内墙外齐开花
国内汽车厂商在应对来自欧美、日韩汽车厂商挑战的同时,一方面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创造自主品牌,另一方面,它们把目光投向国外市场,并初有成效。
在国内市场,进入2005年,奇瑞率先调低全系产品价格,降幅在15%左右,致使所有车型出现热销,已上市的奇瑞QQ、旗云、风云、东方之子四个车型,全部供不应求,市场难以找到现货。在今年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奇瑞汽车公司一次推出5款世界水平的新车、6款世界最高水平的发动机,这些汽车和发动机,既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又代表当今先进技术,而且有着现实的市场前景,奇瑞以超一流的开发研究能力,令世界汽车界刮目相看。与此同步,长安展出自主开发的SUV概念车“御风”和“陆风风尚”、华晨中华新车M2亮相、哈飞下一款量产车赛豹5系登场、红旗自主开发概念车揭开神秘面纱。
此外,天津一汽内燃机制造分公司则在丰田8A和5A发动机框架基础上,自主研发升级了CA4GB1与CA4GB2两款1.4L、1.6L发动机,这两款发动机将逐步取代目前的丰田5A和8A发动机,为天津一汽旗下夏利、威姿、威乐三款车型提供配套。
总的来说,虽然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在品牌数量、技术含量、市场保有量、知名度等五个方面与国外品牌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这些企业的技术、工艺、质量、市场份额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出口方面,奇瑞在今年2月份宣布和美国梦幻汽车合作进军美国市场之后,主营SUV业务的越野车厂商江铃陆风已经成功抢滩登陆欧洲汽车市场。虽然中国造轿车目前在欧洲的销售并未形成气候,但近几年来它们已在俄罗斯这个欧洲增长最迅猛的汽车市场上初露锋芒,今年早些时候,一些俄罗斯经销商已经开始销售中国的长城汽车出产的运动型多用途车。此外,今年3月份,国内汽车厂商继吉利、奇瑞后也都杀进乐中东和非洲市场。
汽车工业早已是全球化的产业之一,我国汽车走向国际市场是必然趋势,走出国门,对我国的汽车工业来说是一种新的刺激,也为我们思考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总的来说,虽然中国的汽车市场暂时进入了调整期,但中国的经济仍在高速增长, 2005年的中国车市预计不会像去年那样大起大落,但2005年的春天对于众多汽车商来说,忧喜并存,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