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
据慧聪汽车市场研究所的数据表明:2005年上半年国产轿车降价频次为59次,涉及22家企业。按排量分类,2005年上半年普及型轿车(1.0L-1.6L)、中级轿车(1.6L-2.5L)、中高级轿车(2.5L-4.0L)、微型轿车(1.0L以下)的降价比率分别为45.0%、38.3%、11.7%、5.0%。
2005年上半年国产轿车降价时机选择与车型结构
(数据来源:慧聪网行业研究院数据中心/汽车研究所)
从时段上看,2005年1月份国产轿车降价频次居首,占据降价车型总体的37.9%。由图可见,众多轿车厂商选择在元旦与春节前夕重磅出击,其中普及型轿车与中级轿车的降价频次占据降价车型总体的81.8%。1月1日,天津丰田的花冠与威驰、天津一汽的威乐与威姿、一汽轿车马自达等率先发起攻势。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今年车市出现了加价风的反常现象,使得车价一段时期相对稳定。这主要是由于众多厂商今年改变营销策略,实施订单生产;以及铁矿石钢铁原材料暴涨所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车价表现了两大不同特征:一是时间序列表现不同;二是车价表现相对稳定。尤其是去年被业界称之为的“黑5月”在今年未见重演。
经历了2005年年初的价格大战后,2-6月份对于轿车市场来说还是比较平静的。最让消费者津津乐道的轿车降价在一段时期表现并不明显,而且有一部分车型由于市场供应的减少而价格上涨。对于这样的情况,慧聪汽车研究认为,车价行情从来不是由车商制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 2004年轿车市场表现的是一个整体供需的现象,整体降价趋势明显,而2005年市场表现更加细分化,使得不同车型的价格在市场的调节作用下变得有涨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