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沸沸扬扬的降价大军中,汽车企业各有各的招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通用、长安福特、广州本田、上海华普均在宣布轿车降价同时将零配件价格下调。这种被称之为营销组合式的降价模式似乎比以往单纯的降价高明了许多。其目的还是以攻为守的成分居多。
在制定价格策略中,新产品确定一个较低的上市价格,迅速开辟大量的市场来扩大市场份额。这种方式在广州本田的身上反映突出,广州本田的“低价策略”曾让其雅阁一度逆市而升,甚至在国内不少地区出现断货的现象。同时,广州本田飞度曾经以9.98万元的低价入市,迫使南京菲亚特旗下品牌相继下调价格。
今年上半年利润微薄的经济型车降价频次显示居少。去年因为相互杀价,使得商家大伤元气,为了稳定市场,经销商搞起了价格联盟。然而,其价格联盟只有在供求关系相对平衡的情况下才发生作用。随着下半年长安铃木雨燕、比亚迪F3、吉利自由舰1.0L相继上市,价格联盟是否还能坚持到最后还要看市场表现。
慧聪汽车研究认为,对于中国车市的痼疾,降价根本不是真正的特效药,它最大的效果不是治病而只是镇痛。无论任何地方价格从来就不是衡量汽车产业的指标性因素。今年,众多厂商的服务战又掀开序幕。为了储备竞争能量,各轿车企业都又不约而同地祭起了成本利器。譬如今年上海大众实施了“降本增效”的营销举措,其目的是为重振雄风积蓄能量。
2005年上半年中高级轿车宝马与奥迪A6降幅最大
(数据来源:慧聪网行业研究院数据中心/汽车研究所)
自去年下半年中高级轿车价格战打响以来,一向风平浪静的中高级轿车市场从此波澜起伏。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国产中高级轿车在价格策略上表现出不同的市场特征。
由上图可见,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降价频次占据领军地位,其中奥迪A 6表现最为突出。奥迪作为宝马在中国市场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去年10月,国产宝马宣布促销优惠2万元至6.5万元,此举对出现销量下滑的国产宝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去年第4季度,国产宝马同期销量锐减至802辆,不足前三季度平均销量的1/3,而奥迪的销量达到2.6万辆。为此,2005年1月12日,华晨宝马再次大幅降价,最高降幅高达10万元。
在新闻传播方面,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奥迪A6与华晨宝马的软文篇数分别投放180篇、22篇。由此可见,华晨宝马的传播攻势与一汽大众奥迪的差距如此之大。就主攻城市而言,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奥迪将北京、广州、上海三个经济较发达城市作为主攻目标;而华晨宝马则将二级市场沈阳、西安、拉萨作为首攻地区,目标直指一汽大众奥迪的本地市场。
慧聪汽车研究认为,国内公务车市场的老大奥迪,从今年起好日子将不复存在,大量中高档进口轿车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产品价格定位于40万元左右,而且奔驰、宝马的低端产品也相继国产化,高档车细分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