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度膨胀后理性回归--上半年我国重卡市场分析(2)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05年上半年,由于重型载货车整个行业市场的极度缩水,除三月份的有较大地市场增长外,其余月份都处于负增长状态,下图2005年上半年的重型载货车前6强市场增长率状况图:

(注:重庆红岩由于涉及资产重组,统计信息上报不全,本文不涉及该生产企业的市场分析)

数据来源:慧聪行业研究院汽车研究所

从图上看到,各品牌市场增长速度此消彼长,由于2月份处于传统的春节假期,重型载货车市场呈下降态势,而北方奔驰、中国重汽和陕汽三品牌却逆市反升,市场增长率均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以北方奔驰最为突出,其余三大重卡品牌均低于行业平均增长率。 进入3月份,象往年一样,重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各品牌为抓住这一销售旺季,使出浑身解术来争夺市场,新品频频亮相,如东风霸龙重卡M系列、陕汽2005款奥龙越野型8*4自卸车、以及春兰15吨重卡的上市,使这一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而解放奥威和欧曼雄师也不甘寂寞,前者推出“感动服务月”,后者则举办“春季10加1超值服务大行动”,重型载货车也进入服务营销时代。4月是击碎重卡厂商幻想的月份,市场在传统的销售旺季却急转直下,使接下来的5、6月份也萎靡不整,一方面销售纷纷下滑,另一方面,重卡新品层出不穷,如解放悍威、陕西重汽2005款德龙F2000基本型、豪华型、欧曼雄狮系列自卸车、江淮“格尔发” 红岩新大康金刚、欧曼豪华版05款、南汽进军重卡市场的首辆新车“凌野”的上市,短短几月,使重型载货车市场的产品极大的丰富起来。

(三) 重型载货车市场运行特征、原因探寻及发展趋势

(1)市场需求急剧降温,增速放缓。

2005年上半年重卡市场的缩水,使厂商不得不冷静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04年重卡市场的“火”究竟是政策原因而导致的闪现之火,还是市场需求自身发展的不灭之火。回顾2004年影响重型载货车政策: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原材料等物资资料的需求上涨以及工程项目的增多使04年重卡市场获得记号的宏观环境,又如2004年3月和6月在全国范围展开的治理超载超限行动及其法律依据的《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载货车市场的大吨位趋势,成为04年重卡市场火热的主导因素。而今年上半年“治理双超”工作在部分地区的松懈又被当作上半年市场不旺的原因之一。另外,2004年下半年《关于降低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意见》又使物流用重卡需求进一步增大。总的来看,2004年众多的利好政策使重卡市场出现急剧升温状态,而05年上半年的急剧降温则更多的源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导致的市场需求的放缓。而04年利好政策的贯彻不利只是影响05年市场的部分外部原因。

(2)市场集中度下降,竞争者只进不出,竞争激烈程度有进一步加强的可能。

由于重卡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并且04年的重卡市场可谓低迷车市的一枝独秀,使该市场吸引了包括戴-克、沃尔沃和雷诺等国外重卡巨头、福田欧曼和江淮等由轻入重的后来者、以及其他一些新进入者等的目光,纷纷加入到该领域,使得竞争加剧,如果重卡市场的真实需求不能扩大,那么市场的洗牌运动会即将上演。

(3)重型载货车产品向豪华化、多轴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由于我国目前大吨位重卡产品主要都是在斯太尔平台上生产,这既包括传统的重汽三兄弟:中国重汽、陕汽和川汽,也包括一汽、东风等中卡优势企业,还包括福田等后加入者,虽然各品牌纷纷推出新品,但产品的同质化严重,为此企业开始考虑从车辆配置方面来提高差异性,纷纷推出豪华版新品。而多轴化和专业化更多地是适应客户追求运输的高效率和经济性的特点。

(4)营销策略全面展开,服务营销开始运用到重卡市场,并有扩大的趋势。

一汽解放、福田欧曼分别属于传统的中、轻载货车优势品牌,在其向重卡市场进入的初期,产品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不能完全体现出来时,综合运用营销策略是最好的选择, 开展类似服务营销既可发挥一汽、福田等固有的渠道优势,又能树立其重卡品牌形象。因此服务营销等多种在乘用车市场使用的营销组合会随着重卡市场的竞争加剧而在各厂商家全面展开。

综上,2005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市场正经历着市场虚度膨胀后的理性回归,由于重卡市卡自身的敏感性特点,使这一回归的过程中充满变数,但可以预见重卡市场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