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往一侧扭脖子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孩子五岁半,不知什么时候起老往右边快速扭一下脖子,最近几天动作越来越频繁,问他原因说是难受,也说不出什么症状,越是提醒他扭得越厉害,这到底是怎么了?

可能是小儿局部抽动症.以下是有关资料:抽动症是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最常见的运动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或其它行为症状,运动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吸鼻、张口、伸脖、摇头、

抽动症的病因

1、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紧张、在学校受到批评、父母教育观点不一致等。

2、行为模仿:有些儿童对别人的眨眼、清嗓子等行为很感兴趣,以为很好玩,便开始模仿并固定下来。

3、躯体因素:抽动症开始时往往有局部激惹而产生,如结膜炎、倒睫、鼻炎等,当局部原因去除后,抽动症状仍继续存在。

4、遗传性因素:患儿家族成员中患抽动障碍者较为多见。

5、器质性因素:围产期损伤,如产伤、窒息等因素可能有关。

6、药源性因素:如中枢神经兴奋剂、抗精神病药等,长期服用可能产生抽动。

抽动症的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男孩多于女孩,男女之比约为3:1。

2、首发症状:多数较为局限,一般以眼、面肌抽动为多见,在数周或数月内波动或部位转移,可向颈部或上下肢发展,最常于头面部抽动,表现为做鬼脸、眨眼、皱额、鼻翼抽动、咬嘴唇、点头、摇头,还见于呼吸和消化道症状,表现为叹息、深呼吸、打嗝、咂嘴、不停地清嗓子。

3、以上症状多种多样,在一段时间内可变换不同的表现,抽动的频率和程度变化较大,睡眠不好,精神紧张,受到批评时抽动次数增加,有意克制时可以少发,睡眠时可无任何症状。

4、躯体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诊断

诊断:1、起病于学龄前期,在4-7岁最常见。

2、有快速、不自主、重复的单外或多个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通常表现为眨眼、扮鬼脸或头部抽动等。

3、抽动基本天天发生,1天多次,至少持续2周以上。

4、抽动短时间受意志克制,入睡后消失。

5、除外小舞蹈病、药物或其他疾病所致治疗:1.轻症不影响学习和生活的不用治疗,大多过一段时间后会自愈;2、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让家长和患儿了解抽动症的基本临床特点,认识到虽然抽动症病程较长,但并非不可治愈,服用适当剂量药物几乎每个患儿都可获得痊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家中家长对患儿症状不必过分关注,更不要批评指责,在学校,老师要理解患儿,不可认为患儿是故意的,是专门与老师对着干的,不可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斥责、挖苦患儿。

3、合理安排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兴奋、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长时间剧烈运动、看电视、打游戏时间过长。

4、药物治疗:目的减轻症状,改善功能,也是心理治疗的基础。

(1)氟哌啶醇:是治疗本病有效的药物之一,治疗有效率达70-85%。每片2mg,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大剂量时会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2)泰必利:有效率为40-60%,最大的优点是不良反应较轻,无锥体外系症状,易为患儿接受。

你好,你的情况建议血生化,脑电图等相关检查确诊对症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