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国攻击机队安全精确对地前线目标打击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现在网上和杂志上有许多关于我军老旧装备包括强五的改造和利用的探讨,出发点大都是为了尽量发掘这一型运用成熟大量装备的前线攻击机的最大潜力,使之能在军事科技日新月异且我国军事压力逐渐严峻的今天,能为国防做出最大的贡献。在这里我写的这篇小文,也是这个目的。

现在我军中的强五机队,优点很明显:技术和生产都是完全立足国内,数量充足,价格便宜,速度快,已形成战斗力;而最大的缺点是:在对地攻击的过程中自身安全十分脆弱。首先,是强五在实际上就是定位在轻型攻击机,并没有安装像A十,苏二五那样的厚重装甲,其次,现在的战场条件下,攻击机要面对的敌方火力十分强大,即使我方掌握了战场上的制空权,大幅降低了敌方的空中打击强五的可能,强五在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的时候,敌方地面上的高平两用机枪机炮和便携防空导弹,也将对强五造成严重威胁。也许强五便宜,被打掉了也不心疼,那为数众多的强五飞行员呢?也打掉了不心疼么?我今天想要说的,就是一个在强五在对地攻击时,提高强五生存力的方法。

现在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在目前的强五对地的攻击过程中,是那些环节使得强五暴露在敌方的地面防空火力下。找出这几个环节,然后改进他们,就可以保护强五的安全了。第一个环节,确定目标环节,在陆军陆上推进受阻时,向强五机队呼叫支援,这个时候陆军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目标方位给强五飞行员,飞行员飞到目标区域上方后必须目视寻找攻击目标,这就使得强五可被地面攻击。第二个环节,攻击目标环节,不论使用的是自由落体炸弹,还是激光制导炸弹,其射程都没有超出地空武器的射程,尤其是如果使用激光制导炸弹,在炸弹落向目标直至炸弹命中的过程中,强五必须保持机上发出的激光束指向目标为炸弹提供导引而不能机动,这段时间内强五完全是个活靶。需要改变的就是这两个环节。

在说出我的方法之前,先参考一下外军主要是美军的提高攻击机生存能力的方法。其实在美军中,不论是海陆空哪一个军种,还是他们辖下的任何一个兵种,为了提高自身生存力而采取的最多的方法,就是加大武器的射程,同时加大武器控制系统的探测和引导距离,以做到在敌方打不到自己时,己方可以打击敌人,以此做到既消灭敌人又让敌人不能威胁到自己。我的思路就是和美国人学的,就是要做到,让强五能够处在一个敌人地面火力打击不到的位置来实施对地攻击。而且鉴于我国国情与美国的不同,我是指我国更穷,所以我这个方法还必须费用低廉,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最后还要提一点,我这个方法里不能出现任何的科幻成分,我最厌恶的就是用科幻武器解决实际敌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面我把我的方法说出来后,请大家看看这个方法是否符合上述条件。

我的方法就是,在作战过程中,陆军遇到了敌方的陆上抵抗而推进受阻,向后方的强五机队呼叫航空火力支援,强五带弹出击,在中低空高度飞抵目标火力射程之外的空域,投放所携带的炸弹,炸弹是激光制导炸弹,但改进了其滑翔性能,使之能滑翔一个大于地空武器射程的距离,强五投弹后立即返航,激光制导炸弹滑翔至目标上方后,由召唤强五的地面部队以激光束照射目标,为炸弹提供末制导。其实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制导方式,但都得由地面部队来进行制导引导。其实这个想法的核心就是两点,一是用滑翔的方式加大炸弹的射程,二是由地面部队提供末制导。在这个假想的作战过程中,强五扮演的是制导炸弹载机的角色,在全过程中都不需要暴露在敌方地面防空火力的面前。而且滑翔增程是最便宜的增程方式,激光制导则是最便宜的精确制导方式之一,而且陆军在这个作战过程中也不承担多少额外的代价。

为了使想这个作战设想,需要对现在的强五机队做出一下改变:

第一,编制上的改变。应当将大批的强五机队整编制的带上人员武器后勤装备从空军划出来,编入陆军陆航的编制。现在的空军应当志存高远去建设战略空军,前线近距离支援本来就该归陆航来做。而要让陆军部队在任何时候都能如臂使指的召唤强五机队,也必须让强五机队归属陆军的陆航,留在空军中的话,跨军种的配合往往会贻误战机。而且当陆军地面部队受到压制需要航空支援的时候,强五明显比陆航现有且仅有的直升机能更快赶到现场。而且在我这个方法中,强五机队和陆军地面部队还有技术上的配合,更应当让强五加入陆军的陆航。同时在陆军中,要编制单独的地空联络和接力制导部队。

第二,技术上的改变。首先是要保证炸弹滑翔距离要超过地空火力的范围。面对地空火力中的高射机枪机炮或者是便携地空导弹,十千米的滑翔距离都应该是足够了,而且强五突击速度快,如果强五高速开来投了炸弹就返航,就算进入了一些地空火力射程,也有很大的几率摆脱,再加上强五可以加大投弹前的飞行速度赋予炸弹更高的初速度,并采取过肩上仰投弹的方式进一步加大滑翔距离。过肩上仰投弹是战术核弹载机投掷核弹时常用的投弹方式之一,强五作为我国的核弹载机之一,应当早就能使用这种方法了。其次是如何保证炸弹在经过近十千米的滑翔之后,还能抵达一定的精度范围内的目标上方。说实话,这一点我也没十足的把握。德国有一种侯伯斯滑翔增程炸弹,滑翔六十千米,采用GPS全程制导,精度十米内。我设想的这种炸弹滑翔近十千米,精度要求数百米内,不知道单靠滑翔自身的精度能否保证。但可以肯定,这东西对天气好坏的依赖是不会小的,至少在刮大风的天气是不太用得上的。不过恶劣天气条件下,倒是更适合攻击及部队用传统方法对地攻击,指自由落体炸弹和普通激光制导炸弹,一定程度上天气会掩护飞机。所以进一步设想,也许可以用无线电制导系统取代激光制导系统,从炸弹脱离机体起,就由地面部队接管制导,直至命中目标。也许可以制造两种炸弹,一种激光制导,一种无线电制导,分别用于良好天气和所有天气的使用。最后,还要给陆军部队配备上相应的激光照射机和无线电控制设备。这些设备最好能整合到现在已有的设备中而不要单独制造装备,例如现在的红箭九就是激光制导的,就有激光照射机,最好能整合在一起。

最后再总结一下这套改进方法的好处:可以让强五机队安全精确的对陆战前线目标进行支援打击。而且强五在飞行中离敌人最近的距离都有近十千米,即使被击落,飞行员跳伞后落在我方控制区域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再有将引导航空火力攻击哪些目标的控制权完全交由地面部队来掌握,攻击效率也应当会比由攻击机飞行员来掌握效率高,毕竟地面部队才最清楚战场的状况和需求,而且可以接近完全避免发生攻击机误击己方地面部队的情形了。最后提一下,这个战法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在台湾战事有很大的作用。假设我军在台湾西海岸登陆后,在扩张登陆场的过程中,第一批上岛的数量和火力都不足的陆军部队,在推进中被台军坚固的地面永备堡垒工事阻挡,此时陆军中强大的炮兵尚未上岛,而且就算上岛了一些,已占领的狭窄的登陆场也无法为其提供展开阵地。而海军也未必有多少舰炮力量来支援陆军,更不要提跨军种的配合多容易造成误击和延误。要想指望福建的远程火箭炮和战术地地导弹,成本和精度都不现实。此刻被压制着的前线陆军部队,最大的指望就是呼啸着跨海而来的强五。只要空军海军二炮,基本压制住台湾空军海军,按照前述方法改装过的强五机队将是前线陆军最可靠的支援火力,支援速度,火力精度,使用成本全部符合前线要求。只要坚持到陆军的炮兵集群上陆并展开,更新后的强五机队就完成了它的功勋使命了。

最后有一些话要补充一下,在我的这篇文章完成之后数日,发现舰载武器杂志零五年十一期上也有一篇关于强五的文章,而且文中也提到了类似的由强五携带弹药由陆军提供末制导的设想,特别声明,我的设想绝对是独立完成的,就算和杂志上的文章有撞车,也只算是所见略同罢了,此处略去英雄二字呵呵。

今天又有几句话要狗尾续貂一下,前几日我在火车上,遇到了两位西安一家为轰六提供机载设备的军工厂的工程师,他们从西安去酒泉,据说照惯例是搭军队的运八或伊尔的,应种种原因才坐社会上的火车。我就向他们提了我改造强五的这个设想,问他们是否有现实的可行性,我还说要是可行的话也许轰六也可以这样改造以提升攻击时的生存力。他们只是笑笑但死活不回答。我还不死心又问到了些关于轰六现在的现状和改进的情况。这些内容将放在本楼的下一层楼,万一斑竹需要删的话方便些,千万别连累本文。

那两位工程师说出来的消息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是轰六一直在生产一直在改进,就在今年还有配挂新弹的新机型出厂,而且还不是前一阵子网上公布的那一型,是更新的。预警机中的运八平衡木和伊尔蘑菇都是存在的。我还问轰六改的轰油六是否利用机尾炮舱做空中对接的指挥控制室,回答是轰油六取消了尾舱,加油时只管平飞,对接完全是老八的事。坏的是轰六某些部件的加工精度还不够高,偶尔会出现同位置零件不能直接互换的现象,需要略加打磨修正才可以完全互换,这是加工模具水平低的缘故,不过现在国家追加了投资已大有改善。两位工程师嘴太紧,我和他们聊的时间也短,才聊两三个小时我就下车了。就问着了这么多了。最后还有一点,就是那两位对我这么一个社会闲散人员居然知道不少他们认为完全应该是内部保密的军事信息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认为应该加强保密。而我则对他们说适当的透露出我们有的一些好东西,可以提高国民的士气和震慑敌人的蠢动,只要具体的性能参数不泄漏不就行了嘛,而且我所知道的全是从公开的网站主要是中华上看来的。最后我请他们有空的时候多来网上的论坛和我们军迷多聊聊。然后双方就在友好亲切的气氛中话别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