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讯昨日,湖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现场处置专家对近期我省传染病疫情会商指出,最近两周我省红眼病发病率上升较快,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应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据了解,每隔3—4年会出现一次红眼病大流行。我省近三年还未出现大范围流行红眼病,不排除今年会出现“大流行”。
据省疾控中心信息所疾病与健康监测信息部主任陈红樱介绍,根据我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显示,今年我省红眼病疫情从第32周开始,连续3周呈直线上升,目前已接近300例。相比前两年,今年的疫情上升早、持续时间长。疫情上升时正是开学前的1—2周,如果学校防控措施不得力,将很有可能造成部分学校红眼病疫情暴发。
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官旭华博士强调,我省今年红眼病疫情特点近几年来少见,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红眼病的感染源很多,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本病潜伏期短至数小时,长至5天,一般为1—2天,最常见的传播是手接触眼分泌物,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毛巾、手帕、脸盆、水等接触眼部间接传播。红眼病高发与持续高温、病毒繁殖迅速有关。预防措施:一是加强个人卫生,毛巾定期洗晒,勤洗手、勿揉眼,一旦发现眼部分泌物异常,有异物刺扎感和长时间眼球发红的情况,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二是游泳池、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要加强健康管理,避免造成聚集性疫情暴发流行。学校与托幼机构要做好晨检工作,加强健康教育,教导学生注意个人卫生,患病学生应立即回家进行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
怎样预防红眼病
红眼病,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俗称,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很容易在集体单位发生暴发流行。以眼睑红肿、结膜出血等为主要症状,多为双眼同时或先后起病,眼结膜充血、怕光、分泌物增多,眼睑可水肿,患眼常有异物感,刺激感、烧灼感或痒感。急性期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该病具有自限性,要注意用眼卫生,多注意休息,病程一般为一周。
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红眼病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1.隔离病人,患病学生应立即回家进行隔离治疗,至少隔离至症状消失。由于实际情况,不能及时回家隔离的学生,应开辟独立的教室,避免与其他正常的学生接触,要做好隔离教室的消毒工作,教师、学生要及时洗手,避免交叉感染。为避免与其他学生发生接触,可以采取错时上下课。
2.做好晨检工作。老师在进行晨检过程中,应避免用手接触患病学生,以免引起交叉感染。接触患病学生后,应立即洗手。
3.学校教室要加强开窗通风,搞好环境卫生。教室地面、课桌椅、门把手等学生容易接触的物品可以用氯制剂稀释液进行消毒。
4.学校暂时禁止一切集体活动,停止使用公共教室,直至疫情平息。(作者:肖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