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可夫解密:2005年两岸军备竞赛格局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005年,就在台湾朝野“政治挂帅”对“军购案”争论不休的同时,大陆却在不声不响地购进潜艇、导弹等军备。

大陆2001年向俄罗斯订购了8艘最新型改良基洛级636M常规潜艇,如今根据建造日程表,2005年底将全部交付使用。“中国人要求急迫啊,我们三个造船厂连周日都不休息,赶工建造。”俄军事工业界的消息来源如此表示。的确,当笔者今年8月前往圣彼得堡“海军上将”造船厂参观时,2艘完全竣工的基洛级636M潜艇即将出海试航。

中国加强对俄军购

也就是在台湾朝野激烈争论是否需要“爱国者3”型地对空导弹用于防御大陆地对地导弹攻击的同时,2006年,大陆空军将从俄罗斯得到8套最新式的S300PMU2地对空导弹。与目前中国军队使用的S300PMU1所不同的是,PMU2兼备了同时攻击飞机和地对地导弹的能力,而PMU1专门用于对付飞机。笔者不得不佩服大陆军队的远见。台湾秘密发展中的地对地导弹目前还未配备实战部队,大陆已经在考虑对应措施了。

从1999年开始,仅仅每架价值3800万美元的苏-30MKK/MK2系列多用途歼击机,大陆就购买了100架。其他装备包括每艘接近3亿美元造价的基洛级636M潜艇8艘、至少价值14亿美元的2艘“现代”级驱逐舰、10亿美元购入新一批S300PMU2地对空导弹、10亿美元购入俄式作战系统用于052B、051C型导弹驱逐舰、同期105套国产化J-11战斗机的组件进口费用至少26亿美元。总额达到了122亿美元,平均每年达到20亿美元。这里还不包括其他小件武器的进口,以及向乌克兰、白俄罗斯进口与维修武器的费用和向法国、德国进口潜艇、水面舰艇的动力系统的支出。

大陆目前新式装备的更新活动还仅仅只是具备试验的特点,小试牛刀而已。在这一过渡期完成之后,其真正的军备强化时代是在10年以后,届时,大陆的军事技术将通过消化和摸索走上正轨。

台湾军备出现认同危机

反观台湾,在辩论军购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爱国者3”型导弹、潜艇的“议案”是国民党时代就订立的购买计划,到了民进党时代,原来的立案者成了反对派。

由于台湾方面迟迟不能批准军购案,美国方面已经开始出现焦躁不安的指责,甚至“现在不买,今后就没有了”,“美方也不会再全力协助台湾防卫”等言论。

台湾欲购12架二手反潜机

那么台湾的武器到底应不应该买?目前,台湾争论中的军购案主要包括3种武器—“爱国者”导弹,潜艇和反潜机。

这3种武器,目前看来最有可能优先购买的是P-3C反潜机。军事工业界的消息来源声称,台湾军方已经选定了12架退役的美方二手P-3C,一旦400亿台币预算到手就可以接收。这也是3大武器军购案中花费最少的一项。但是在“立法院”有人认为,12架的数字太高,8架就足够了。笔者认为12架都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少得可怜。

众所周知,冷战时代,日本海上自卫队保持了100架P-3C反潜机的阵容,基本上是以一架P-3C对付一艘苏联太平洋舰队潜艇考量的。而大陆则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同时生产2种常规潜艇的国家,039A和041潜艇在未来20年的配备数量至少都会达到20艘,这是最为保守的估计。加上基洛级潜艇和新一代的093型攻击核潜艇,现代化潜艇的数量可能达到40艘以上,这一阵容就连日本都感到很大的压力。

“爱国者”性能成疑

至于“爱国者3”型反弹道导弹系统,由于弹道导弹拥有比拦截弹更高的速度,而且目标极小,在受到大规模攻击的时候,“爱国者3”型导弹的防御能力的确带有疑问。

整个导弹防御系统的开发成本比开发弹道导弹更加昂贵。实际上,像日本购买124枚“爱国者3”型导弹的理由很简单,“爱国者”导弹已经成为政治武器,因此,日本购买的是建立“亚洲北约”需要的政治保险和情报联网技术。而后者也是台湾所非常需要的。

美国中央司令部的相关人士曾告诉笔者,战争前期,伊拉克一共发射了12枚地对地导弹,其中8枚被“爱国者”地对空导弹拦截,另外1枚在发射后随即爆炸、2枚坠落沙漠、1枚坠落海湾。可见“爱国者3”的拦截成功率并没达到90%,而且这只是伊拉克的弹道导弹技术。

至于潜艇该不该买,笔者认为应该没有疑问。潜艇军购最终最为可能的结果是美国直接为台湾生产。从2001年开始,笔者不断对欧洲各个潜艇制造商进行采访,发现欧洲的厂商甚至已经到了不愿意多提及这一问题的地步,因来自大陆的压力巨大,使得台湾的潜艇已经不可能由任何欧洲厂商直接建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