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大家的要求,另外收集各方的意见,把原文做了几处修改,增加了一些东西,发给大家看看,有问题欢迎提出来!但是希望大家提的问题是有创意,有水平的!
首先声明;在下是平头百姓一个,菜鸟一只,所说的话不涉及机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说要造航母可能是七嘴八舌的,有反对的,有赞成的,各有个的高见,各有个的妙招,但是如果说要造两栖攻击舰,几乎是一片赞成的声音,所谓的民心可用,不造岂不是蠢蛋?

中国071船坞登陆舰
两栖攻击舰是一种用于搭载直升机,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实施垂直登陆的两栖战舰艇,亦称直升机登陆运输舰或直升机母舰,是20世纪50年代根据“垂直登陆“作战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舰种,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在美国海军现役39艘两栖舰船中有13艘两栖攻击舰,即5艘”塔拉瓦“级(LHA)和8艘“黄蜂”级(LHD),计划最终建造12艘“黄蜂”级
几天前,我们的071多用途船坞登陆舰下水了,从功能上看,该舰主要是强调平面登陆能力,强调对气垫登陆艇的装载能力,上面最多只能装4架直一8或直一9直升机,但是正常是装两架,虽然可以有部分的垂直登陆能力,但还远远不够,要加强这种能力,非两栖攻击舰不可!
从某些公开的消息看,新的071级多用途船坞登陆舰还有一种放大版,但是具体的多大现在还不好说,我们在论证造两栖攻击舰时,只有脚踏实地的跟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去研究,论证。最后搞出来的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我们不可能一上来就搞一个天下无敌的梦幻编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做不到的!
先说说未来我国两栖攻击舰的任务,未来的几年内,我国会形成南北两大舰队,北海舰队的作用会有所削弱,甚至不排除与东海舰队合并的可能,事实上即便是不合并也会处于二线的地位,071级多用途船坞登陆舰现在是下水了一艘,至少还会有一艘,南北各一艘,当然也不排除多造的可能,再造2-4艘也是很正常的,南北正好能对台进行威慑,南海舰队还要看住南海群岛,相对的东海任务较轻,所以南2北1或者南3北2都算是正常的。两栖攻击舰的任务就是垂直的打击和垂直的输送,在可预见的几年内,海军的战场都不会超出海军航空兵的覆盖范围,所以我们的两栖攻击舰和美国的两栖攻击舰还是要有区别的,我们的两栖攻击舰将不会过多的强调制空能力,也不会去装备类似于海鹞的战斗攻击机,但是武装直升机肯定是会上去的。
我们不妨说说把船坞登陆舰改造成两栖攻击舰的可能性,这并不是在说笑,事实上071多用途船坞登陆舰船体的通用性是很强的,改造的关键就是把那两个烟囱移到一个边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肯定不是那么轻松,但是可能性还是有的,如果真不行,也只能搞成两个甲板了,不过这有点不伦不类,前面说道,071级多用途船坞登陆舰还有一种放大版,如果属实,不妨在放大版上做改装,把舰首的甲板做延伸,做成类似于黄蜂级的那种舰首,不要搞成象日本那样的,浪费甲板空间。拆掉76炮和HHQ-7,把HHQ-7换成054A护卫舰上的垂发,四门630换成两门730或者是短剑弹炮合一系统,船体中部的建筑全移到右侧,船体中部的建筑看起来是很大,但是除去直升机仓,动力装置,烟囱和冲锋艇仓,事实上并不大,但是要把那个动力装置和烟囱仓竖过来放要费点事,改后的垂发可以放在舰首部,舰上装两具升降机,一具位于舰后左舷侧,就是原来的直升机机库下面,之所以放在这里,是为了给后面的气垫登陆艇和装备留点位置,另一具位于舰首左侧,就是原来放76主炮的地方,之所以用两台升降机主要是为了保证能有比较高的出动率,而且也能互为备用,舰体中部做为直升机库,把人员和车辆的进出仓门适当的往前移,把冲锋艇移到舰首甲板下方,也就是象日本大隅那样的,不过是在靠舰首,不是在后部,事实上日本的大隅中间那段不是降落区,太窄了,一般是放置直升机的,不象黄蜂级那样,比较宽,中间那段也能降落,从一些公布的图上看,071多用途船坞登陆舰的标准排水量是12300吨,满载是17600吨,远大于大隅的8900吨的标准排水量,而且从071多用途船坞登陆舰的效果图上看,两个直升机位是错开的,这都说明,071的舰宽是很大的,估计中部是能作为降落区的,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加宽中部的甲板,解决舰体中部空间不足的问题,象美国的”塔拉瓦“级就是通过加宽甲板获得足够的甲板宽度的,通过以上的改装,新的两栖攻击舰至少能同时进行6架重型直升机的起降作业,在中部直升机机库起码能放10架的直-8,或者14架的直-8,如果全是卡27那放上20架都不是问题,但是要进行混装,加上甲板的空间,而且还要留通道,总不能全塞满了,总的数量应该不小于12架,因为人员和车辆是在前部,保留的两艘气垫登陆艇是在后部,所以在舰体中部的右侧甲板下还需要留一条供车辆行走的通道。放在右下处也有利于保持船的左右平衡。从我们的情况上看,两栖攻击舰的装载量为4-6架武直10或武直9,6-8架直15或直8,2-6架卡27,根据任务的需要进行调配,武直10,直15都还没那么快,特别是直15,计划要到2009年才能首飞,不过等两栖攻击舰出来的时候它也差不多首飞了。武直10差不多是能用了,武直9,直8和卡27都没问题,都有现货
制造数目上,新舰也是2-5艘,应该和多用途船坞登陆舰制造数目相同,这两种舰各有各的侧重点,谁也代替不了谁,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
现在咱们不妨把改造的两栖攻击舰,和日韩的两栖攻击舰做一个对比,因为这三种军舰的任务都差不多,我国和美军不一样,我们不需要开赴全球四大洋作战。我们的战场在南中国海、东海等海域,在空军的配合下都可以取得离岸800千米的战场制空权。三个国家的两栖攻击舰放在一起做对比是合适的。
日本把他的大隅级叫做直升机运输舰,把它的16DDH叫做直升机搭载护卫舰,日本现在有三艘大隅级,2004年,日本开始建造新的直升机航母16DDH,计划于2009年3月服役。计划第二艘直升机航母18DDH将于2011年3月服役。所以事实上2011年后日本有两级共5艘的两栖攻击舰,韩国倒是把自己的LPX叫做航母,计划2007年7月编入战斗序列。韩国计划2010年之前再建造一艘,共两艘两栖攻击舰,
不管这两个国家喜欢怎么叫,都是算两栖攻击舰,按上面内容改装的我国两栖攻击舰就叫做XLQ吧,因为现在还不知道这种舰以后咱们会叫它什么,所以暂时叫XL,X表示未知,LQ代表两栖攻击舰。
看看将来中日韩的两栖攻击舰的对比参数(先声明,以下情节有点YY性质,不喜欢的可以不看)

韩国的LPX效果图,该舰已经下水了
先说韩国的LPX;标准排水量1.3万吨,满载排水量为1.9万吨,最大航速43节,长200米、宽32米,定员700人,可搭载10架以上CH-60和“山猫”(Lynx)直升机、7辆两栖车、10辆以上战车和两艘高速气垫登陆艇,这个资料是从网上找到的,不过这个最大航速43节应该是气垫登陆艇的速度,而不是舰本身的速度,舰体本身的速度应该超过24节。
再说日本国的大隅;标准排水量为8900吨,满载排水量13000吨,舰长178米,舰宽近26米,能运载1000名陆战队员、6架CH—47重型直升机、10辆90式主战坦克或1400吨物资、2艘大型气垫登陆艇。动力装置为2台柴油机,总功率27000马力,最大航速22节
2003年9月17日,日本防卫厅公布最新版本的16DDH设计飞行甲板长195飞行甲板宽40米舷宽32米排水量(吨):标准13500满载16000动力系统:COGAGLM-2500燃气涡轮×4/100000轴马力双轴双舵航速(节):30续航力(海里):6000/20乘员:347人,舰载机标准编制:SH-60K反潜直升机×3,MCH-101扫雷/运输直升机×1,推测可容纳8~11架直升机
在下斗胆预测一下咱们XLQ的参数;标准排水量是13800吨,满载是19600吨,因为加长了舰首,加宽了甲板,标准排水量增加了1500吨,满载增加了2000吨,这两个参数应该是客观的,以现在的071最大航速大概在23节左右,改成两栖攻击舰后重量有所增加,速度也会有所下降,初步的估计应该不小于20节,舰长182米,飞行甲板宽34米,舷宽近28米,主要是加长加宽了飞行甲板,能运载1200名陆战队员、装10架以上直-8直升机、12辆63A式水陆坦克或者24辆92步战或1600吨物资、2艘大型气垫登陆艇。
通过对比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出,在这四种两栖攻击舰中,除了大隅,另外三种的标准排水量都是13000吨左右,XLQ略多,满载排水量方面也是大隅的最少,韩国的LPX和我们的XLQ都近两万吨,日本的16DDH是不装气垫登陆艇的,所以它的满载排水量小于上述的两种。除了大隅,直升机数都在10架左右,日本直升机最好,韩国的次之,我们的最差,没办法,直升机是我们的一个软肋,日本的大隅正常只能装6架,多了就太挤,这也说明日本的大隅当初的建造是匆忙的,对两栖攻击舰的发展方向还有点迷茫,只是为了应急,冲门面,并不算是什么成功的武器,大隅上的甲板只能同时起降4架直升机,而且机库也不大,虽然也是直通,但是中部却只能停,不能降。
以上的对比其实是三国未来两栖攻击舰力量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日本的两栖攻击舰力量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强于中韩两国,如果我们不迎头赶上的话,吃亏的早晚是自己,如果我们有2-5艘的两栖攻击舰,那又会是另一番的景象!
在下不是造船的专业人士,虽然也做过其他的技术工作,但是却没造过船,说的话可能毛病很大,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在下的匹夫之责斗胆扯上两句,应该不算太过,呵呵,激动了,在下花了两个晚上??攻击舰有所了解!再说一下,看完后希望大家能回贴,花上一点时间,思考一下咱们的国防状况。出谋划策咱们不敢说,摇旗呐喊,做拉拉队总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