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虽不是“唯武器论”者,但也深知先进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意味着什么。下面仅针对中国武器装备研发的现状和流弊,谈点个人看法。
1.尽快形成独立的先进武器装备研发能力。
引进别国先进技术与武器装备,无疑可以在短时期内缩短与世界军事强国的差距,但绝不是象说得那么轻松加愉快,也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何况别人是不会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卖给我们的;即使别人肯卖,说实在的,三军的先进武器装备要都靠买的话,我们也买不起,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钱;再者说跟在别人后面跑,也永远撵不上人家,只能落在别人后面,而且是越落越远。中国军队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象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军队的现代化无论如何是买不来的。
为了不受制于人,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过世界武器装备的先进水平,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为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起直追。①尽快形成独立的先进武器装备研发能力,这是当务之急!②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中国武器装备研发的历史,也是一部同顽固势力、保守主义作斗争的历史。有人说过:在观念上领先一步,就可以在行动上领先一个时代!观念是什么?贝贝好有一比:一串珍珠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零散珍珠价值的总和,观念就是这根穿珠成串的丝线。③不要失掉民族自信心。有些国人一提中国的武器装备,就妄自菲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都不如人家,其实是失掉了民族自信心;依贝贝看来,这些人在国难当头时不是去自杀,就是当汉奸。④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前瞻性。中国军工们不能闭门造车,孤芳自赏,而要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把所有的窗子和门都打开,放开视野;还要走出去,外面的世界真得很精彩!并且要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⑤确定科学的武器装备研发战略。通过多年的武器装备研发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武器装备研发策略: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按照这条路子走下去。
2.合理配置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
中国步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以后,对武器装备的研发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把握形势,把有限的、宝贵的武器装备研发资源合理配置,千方百计壮大其功效。①质量至上。在许多军工企业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效益至上”而忽视质量的现象。②合理分配人、财、物力,避免有些项目多管齐下,而有些项目却无人问津的现象――由于利益驱动,致使有些不挣钱的项目无人愿意上,而挣钱的项目却争着抢着上。③充分论证,求真务实。避免盲目上马,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的现象。④要把人才培养与储备,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完成一个项目,成就一批人才。尤其要遏制住伴随着国有军工企业的转制与重组,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和浪费的现象。⑤要拿出“两弹一星”的精神,在至关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重大项目上要不惜血本,咬定青山不放松,直至攻克难关。
3.建立完备的武器装备生产体系。
时下的中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由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军工企业改制的改制、重组的重组、破产的破产,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大量流失,使武器装备的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和冲击。科研人员辛辛苦苦研制出来的先进武器装备拿到工厂去却生产不出来或生产不出来符合要求的产品,有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造出来也过时了,这种现象并不鲜见,必须得到彻底地扭转:建立起完备的武器装备生产体系,拥有切实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战斗力的能力。
4.加快“两成”“两力”建设的步伐。
现代战争不是一两件兵器的对决,而是系统与系统、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我们一定要加快武器装备“两成”“两力”建设的步伐,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我军武器装备成建制、成体系地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
5.加快由机械化到信息化的跨越步伐。
现代战争必定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立体化战争,涉及到海、陆、空、天、电等多维领域。而中国三军的现状又如何呢?总体来说,中国陆海空三军的武器装备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现在正向信息化方向迈进,但中国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处于一个比较低层次上。形势迫使我们要加快军事斗争准备的步伐,其主要任务就是要促进武器装备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迈进,倾尽全力进行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并通过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来实现中国军队战斗力质的飞跃。
6.提高武器装备建设的针对性。
要克敌致胜,一方面要有先进的军事理论作指导,大力加强战略、战术、战法等各个层面上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还必须要有能同强敌对抗的先进武器装备,即武器装备的针对性。基本思路有两条:①“打什么仗,有什么武器”。未来我们可能打“什么仗”呢?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那么相应的武器装备就必须要有充分的保障。②“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们硬要与“龙王比宝”尚有不小的差距,不亚于老百姓常说的“打肿脸充胖子”。在未来战争中,我们遇到的强敌极有可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打“对称战”我们不一定是人家的对手;我们必须善于并敢于用手里现有的武器装备打“非对称战”来制敌,这也是兵法所云“以正合,以奇胜”原理的具体应用。
7.“杀手锏”武器装备必不可少。
所谓“杀手锏”武器装备就是能令强敌防不胜防、可以败中取胜的武器装备,就如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所使用的“暗器”,可以止敌、退敌,可以废敌武功、致敌非命。“杀手锏”武器装备,中国军队必须要有!
8.战略武器不仅仅限于威慑。
战略武器主要指核武器。贝贝以为,核威慑应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点:①确实拥有核武器;②确实拥有足够的用核武器予敌以毁灭性打击的能力;③确实有对强敌使用核武器的决心。战略武器不是摆在那里让大家看着玩的,也不只是用来吓唬人的,而是用来对抗强敌的,是用来保家卫国的。伊拉克就是一本鲜活的反面教材,萨达姆确实是个扮演军事角色的“高手”,但只是一个出色的“演员”而已,人们对这样的经典镜头可以说是记忆犹新:他举起他的来复枪朝天上放一发空包弹,然后说“美国人,你们来吧,我们一定是有来无回!”其实他什么也没有,等到兵临城下时,只能落得个国破家亡,身败名裂,沦为阶下囚。悲乎哉?悲哉!
我们一定要使手里的“长剑更长,更锋利”,不打则已,打就要打得更远,更准,更狠!
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能够予强敌致命一击的能力,“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是必须要有的;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因此要增强核武器的机动性、隐蔽性和突然性,提高战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
中国是典型的“君子”之国,所奉行的是后发制人的核战略,曾经向世人庄严承诺:中国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绝不对无核国家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后发制人,弄不好非但不能制人,而为人所制。这更要求我们必须拥有在遭到强敌核打击以后能够有效对强敌实施核反击的足够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遏制住强敌可能针对中国实施的战争企图,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