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给“将军摇篮”带来什么?——解读发生在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的新变革
本报记者 李选清 武天敏 本报特约记者 林培雄
内容提要
新世纪初叶,素有中国军队“将军摇篮”美誉的国防大学,没有满足于特殊职能赋予学校的崇高地位,而是主动朝着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启动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着力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国防大学特色的新理念,形成引领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思路,构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高级指挥人才培养需要的新体系,走上了全面转型、协调发展的新轨道。
转型,是这场变革的“主题词”。本文记述了这次转型的来龙去脉,记录了转型给这所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带来的崭新变化。
对一场战争的“误测”引起一场反思——春天到了,思想的树梢为什么还没有发芽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
中国中央电视台邀请军事专家参与直播点评,其中就有国防大学的教授。
遥望中东土地上的大漠风尘,专家们对这场战争作出种种预测和评论。然而,直到硝烟散去,一些专家预言的结果迟迟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
顿时,互联网上,质疑声浪铺天盖地。“我们的教授怎么了?”一时间,国防大学校园也失去了往日的宁静。
此时,距离中国军队建设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仅仅过去3个月——
2002年底,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发出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号召。这标志着中国军队拉开了一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开始进入军队建设整体转型的轨道。
冬去春来,百望山上已是一片葱茏。然而,春天到了,我们思想的树梢为什么还没有发芽?
如何认识信息化战争?如何解读信息化军队?校党委在深思中,对“误测现象”作出了理智的判断:
——“误测”并非哪个人的问题,除了那场战争对媒体的透明是有选择的、专家占有的材料很不全面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机械化、半机械化战争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不少军事理论工作者,对信息化战争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是思维和观念滞后的反映。
因势利导,校党委于2003年上半年,发动全校师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讨论。
打开思想的闸门,思潮汹涌澎湃,一个结论越来越清晰:
——推进军队建设转型,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重任在院校。作为全军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肩负重任,必须率先转型,大胆摒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理念。
转型从哪里开始?理念!旧的观念不打破,思维就只能沿着老路走。
国防大学教育长王朝田,谈起那次讨论留给自己和同事们的冲击和震撼,引用了一名外国将军关于“转型”的比喻——
“给亚瑟王宫廷里一位骑士一支M-16自动步枪,如果他拿着这件武器,骑上他的马,用枪托砸他对手的脑袋,这样就不是转型。如果他躲在一棵树后边,开始射击,这样做才是转型!”
军委的嘱托,学员的期望,学校的抉择——转型十字路口,三个路标指向同一个方向
“要当将军,就得过青龙桥。”这是流传在许多官兵中的一句话。
青龙桥,位于国防大学西南。它,一头连着中国军队的“将军摇篮”国防大学,一头连着圆明园的废墟。
一个半世纪之前,英法联军焚毁了这片“万园之园”。在每一名国防大学学员的眼中,这片断壁残垣就像历史的警钟。它在述说:曾经所向无敌的大清八旗铁骑,因为错过了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转型的机遇,最终面对外敌的入侵无法履行保卫国家的使命。
如今,站在人类战争从机械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型的十字路口,走过青龙桥的中高级指挥员们,心中常常怀着一种神圣的忧思。
一次入学调查中,一名刚刚执行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任务归来的学员,在调查问卷中这样写道:“在今天的海湾战场上,信息化战争的端倪已经显露。现实证明,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建设理念是无法打造信息化军队的,希望国防大学闯出一条教育转型的新路。”
其实,这也正是校党委思考的课题。2003年,校党委围绕“信息时代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防大学,怎样建设国防大学”,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形成了国防大学实施整体转型的基本构想。
次年,中央军委向全军批转了国防大学党委关于全面推进改革与发展的报告。以军委文件的形式批转一所军校的报告,这在我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是一个沉甸甸的嘱托,军委期望国防大学当好全军院校教育转型的“领头雁”。
如何把军委文件确定的顶层设计变成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校党委又组织了“更新教育理念,推进教研创新”大讨论,集中全校智慧,提出了“需求牵引,积极适应”;“运筹资源,扩大开放”;“问题前导,整体设计”;“以学为主,教学互动”;“综合育才,全程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新理念。
一次转型,两次大讨论,在国防大学历史上还不多见。
军委的嘱托,学员的期望,学校的抉择。转型路口,三个路标指向同一个方向,一起把热望倾注在红山脚下的这片土地。
“问题意识+平台意识”牵引课程体系重构——打破旧框框,教学直面部队现实问题
2003年,国防大学的教学设置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员走上讲台,不再按照学科体系的逻辑脉络讲理论,而是介绍自己针对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重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研究报告。
曾几何时,学员反映,国防大学很多教学内容“够不着、推不倒、用不上”:够不着是说“高”了,推不倒是说都“对”,用不上是说远离部队的迫切需要。有些学员说得很尖刻:“回部队要想用得上,非得把一些教员教的东西忘光才行!”
曲高而和寡,正确而无用。反观学校的课程设置,过去不管什么班次的教学对象,课程设置几乎相同,教员都要从战略、主要战略方向讲起。如今,部队在转型中遇到各种复杂问题:应急作战、反恐维稳、攻防兼备、精确打击……大而化之的教学,显然与部队的期望存在着巨大落差。
在全校课程改革动员会议上,国防大学政委赵可铭说:“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战争充满了变数,要想让我们培养的学员具备透视战争迷雾的慧眼,在与未来对手的博弈中把握胜券,我们就要敢于抛弃驾轻就熟的东西,直面部队重大现实问题,把国防大学变成一个探索新问题的大平台。”
在教学转型研讨会上,时任校长的裴怀亮说:“型”字,古义为铸器之法,为规范、框约之意。顾名思义,转型绝不是一般的修修补补,其本质是打破旧的框框,创建新的架构。
这一年,国防大学首次提出教学改革的6个要素。明确提出,教学要具备“问题意识”和“平台意识”,不仅要满足学员第一任职需要,还应当通过教学使他们具备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最大的阻力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身。教学转型,首先面临从下而上地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的难题。几年来,学校组织人员赴全军部队蹲点调研,在重新构建学员素质新模型的基础上,按照突出党的创新理论教学、突出高科技教学、突出军事斗争准备教学、突出部队建设现实问题教学的思路,实施了“4+X、5+X、6+X”的课程设计,创建了以军事、政治、科技3大门类课程为支撑,主干课、选修课、辅助课相配套的新型课程体系。
去年,国防大学启用了新一代课程建设大纲,教学内容与部队需要直接接轨,全校课程每年更新率达到60%以上。
第六期战略班学员朱文玉,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两次进入国防大学深造。他吃惊地发现,同一门课,两次上课的内容居然大不相同!
从“以教为主”转变到“以学为主”——激活思维,让课堂成为“化学反应釜”
“教员哪怕只讲半小时,哪怕给我们一个火花、一个光亮也好!”当年,一位学员听了教员两小时的课,自己关心的问题还是一头雾水,不禁叹息。
如今,国防大学的教员们往往真的“只讲半小时”就离开讲台。但是,这节课并没有中断:
——“周边热点问题”战略课想定教学。17天教学中,教员只讲一节课,学员用3天熟悉情况,剩余14天全部用来作业,在沙盘、地图前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马列理论课案例教学,教员把“顾郎之争”、“欧美发展陷阱”作为案例,学员在讨论中出现了“抢话筒”争着发言的现象。课程结束了,还追着教员“谈想法”,感到意犹未尽。
——“指挥员怎样面对媒体”情景模拟教学,教员把中央电视台节目组记者请到课堂,扮演世界各大通讯社记者,向学员提出130多个问题,68名学员轮番扮演“军事新闻发言人”,课堂上出现了唇枪舌剑的“火爆场面”。
——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课虚拟教学中,教员针对电磁领域斗争的典型案例,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把学员带到逼真的电磁对抗斗争环境中,引导学员探讨对策。讨论中,学员奇思迭出,妙计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