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2006年7月26日,首次在华举办的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在北京举行唯一一场“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应邀介绍中国“嫦娥”工程相关情况。图为他在介绍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测控示意草图。 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中新社北京一月八日电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黄强八日下午对媒体说,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所有研制工作正按计划顺利展开,今年将择机发射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
中国二○○七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当天在北京举行,黄强在是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他说,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去年科技创新所取得一项重要成果,中国完全自主创新的探月工程一期正在形成执行任务的条件。
这位发言人称,考虑到各个方面因素,“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具体时间目前还没有确定,但该工程的所有研制工作目前正在按计划顺利进行,肯定将于今年择机发射。国防科工委二○○六年专门组织“嫦娥一号”卫星搭载歌曲评选工作,代表中华文化的三十首曲目被确定搭载,将从三十八万里之外的太空传回地球。
黄强介绍说,过去一年,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所取得的成绩还包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飞机研制突破一批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转入全面试制阶段;新一代运载火箭总体方案设计基本完成,配套的两种发动机研制获重大进展;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制造关键工艺技术已基本攻克并顺利下水;在役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核电项目建设正在推进,新项目前期工作稳步展开,核电与核燃料循环技术自主研发取得新进展。
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奥运枪弹被国家队选用并取得优异成绩;航空动力、船舶动力、火炸药等五百多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启动,并突破船舶总段建造、坦克车辆自动化焊接等五十余项关键工艺技术;《中澳核材料转让行政协定安排》的签署,为中国从澳大利亚引进铀资源奠定基础;中俄航空分委会、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建立,拓宽了中外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平台。来源:中新网孙自法
曾培炎:推进自主创新 加快国防军工转型升级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1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基础、自主创新,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
曾培炎说,过去一年,国防科技工业战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各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全行业生产和效益同步增长,重大项目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创新显著进步,民品收入再创新高,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曾培炎指出,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要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弘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整体谋划、长远打算,以军品为本,以民品兴业,加大改革和调整力度,加强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建设模式向任务与能力结合型转变,促进体制机制向更多地采用市场手段转变,促进科技发展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促进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不断增强全行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综合实力。
会议强调,做好今年的国防科技工业工作,要坚持质量第一和自主创新,完成好重大科研生产任务,实施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大型船舶、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设备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技术装备项目。要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加快发展民用产业,在核电、航天、航空、船舶、车辆、电子、新材料等领域,加强技术开发和民品开发应用,促进产业化发展。要着力加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深化改革开放,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表彰了2006年度国防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曾培炎在会前接见获奖代表并合影。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作了工作报告。来源:新华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