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工“十一五”开局良好七方面可喜成果

中国航空工业的里程碑——歼-10战斗机。谭超摄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张云川在8日召开的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说,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进展顺利、科技创新成果累累,成为历年任务完成最好、经济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的一年。
张云川说,过去一年,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突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突出能力建设和科技创新,突出对外开放和民用产业发展,突出人才队伍和军工文化建设,注重和谐军工建设,在抓住重点、提高质量的同时,坚持整体推进,在七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优异成果。
一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进展顺利。多项武器装备完成设计定型和定型试验,以歼-10战斗机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武器装备按计划交付部队,在研武器装备型号进展顺利。“枭龙”战机、“猎鹰”、“山鹰”高级教练机不断飞向蓝天,多种型号先进导弹系统亮相珠海航展。
二是军工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创历年新高。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预计总收入同比增长2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实现利润总额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军工集团公司全部实现盈利。
三是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完全自主创新的探月工程一期正在形成执行任务的条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飞机研制突破了一批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转入全面试制阶段;新一代运载火箭总体方案设计基本完成,配套的两种发动机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制造关键工艺技术已基本攻克并顺利下水;核电与核燃料循环技术自主研发取得新进展。
四是对外开放和民用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五是人才队伍和军工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六是改革调整与和谐社会建设迈开新步伐。
七是政府职能进一步得到发挥。来源:新华网
2007年中国军工企业民品产值将力争增长20%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姜雪丽张毅)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张云川8日说,2007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将着眼军工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继续大力发展民用产业,使民品收入增长20%左右。
张云川在8日举行的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说,国防科技行业将坚持“军品为本、民品兴业”的发展思路,既要着力完成军品任务,又要大力发展民用产业。
张云川说,国防科技工业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成长型产业,尤其要注重开发具有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优势的绿色环保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还将壮大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以核、航天、航空、船舶、车辆、电子、新材料等为重点,加快发展与军品结构相似、技术相通、工艺相近、设备设施通用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增强军民转换能力。
据介绍,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民用产业快速发展,民品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在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中,2006年民用船舶手持订单超过6000万载重吨,全年造船完工量突破1400万载重吨,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三。汽车产销量达到百万辆,占有全国15%以上的市场份额。秦山、岭澳核电站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田湾、岭澳二期等核电站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张云川说,国防科技工业2007年将按照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通过多种手段,加快应用卫星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尽快建立民用飞机、民用船舶等售后服务体系,同时注意拓展、丰富专业化服务的内容。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