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要问一下淫羊藿的问题,本经上是性寒味辛,主利不便,滋肝肾,而如今用他则是温补肾阳,本草经三家注加上黄杰熙评注都是味辛性寒,并没有否认本经的说法呀?那么到底是不是本经错了,那为什么张志聪,叶天士,陈修园都这么说,都错了么?临床用它怎么用呢?又看羊合有引阴合阳的作用,巴戟天有引阳合阴的作用,这种说法正确吗?有什么根据?
【性味】辛甘,温。
①《别录》:无毒。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蜀本草》:温。
④《滇南本草》:性微温,味微辛。
【归经】入肝、肾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肾二经。
②《纲目》:手、足阳明,三焦,命门。
③《本草经疏》:入手厥阴,足少阴、厥阴。
【功用主治-淫羊藿的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
①《本经》:主阴痿绝伤,茎中痛。
利小便,益气力,强志。
②《别录》:坚筋骨。
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
④《医学入门》:补肾虚,助阳。
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
【宜忌】阴虚而相火易动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薯蓣为之使。
②《日华子本草》:紫芝为使。
得酒良。
③《本草经疏》:虚阳易举,梦遗不止,便赤口干,强阳不痿并忌之。
【名家论述】①《纲目》:淫羊藿,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
②《本草经疏》:淫羊藿,其气温而无毒。
《本经》言寒者,误也。
辛以润肾,甘温益阳气,故主阴痿绝阳,益气力,强志。
茎中痛者,肝肾虚也,补益二经,痛自止矣。
膀胱者。
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辛以润其燥,甘温益阳气以助其化,故利小便也。
肝主筋,肾主骨,益肾肝则筋骨自坚矣。
辛能散结,甘能缓中,温能通气行血,故主瘰疬赤痈,及下部有疮,洗出虫。
③《本草述》:淫羊藿,《本经》首主阴痿绝伤,《日华子》亦首言其疗男子绝阳,女子绝阴,则谓入命门、补真阳者是也。
盖命门为肾中之真阳,即人身之元气也,其所谓绝阳绝阴,不本之元气,何以嘘之于既槁。
所谓益气力,强志,并治冷气劳气,筋骨挛急等证,皆其助元气之故。
至若茎中痛,小便不利,皆肝肾气虚所致,此味入肾而助元阳,即是补肾气,而肝肾固同一治也。
老人昏耄,中年健忘,皆元阳衰败而不能上升者也。
以是思功,功可知矣。
须知此味以降为升,其升由于能降也。
④《本草正义》:淫羊藿,禀性辛温,专壮肾阳,故主阴痿,曰绝伤者,即阳事之绝伤也。
茎中痛,亦肾脏之虚寒。
利小便者,指老人及虚寒人之阳事不振,小便滴沥者言之,得其补助肾阳而小便自利,非湿热蕴结,水道赤涩者可比,读书慎勿误会。
益气力、强志、坚筋骨,皆元阳振作之功,然虚寒者固其所宜,而阴精不充,真阳不固者,万不可为揠苗之助长也。
消瘰疬、赤痈,盖亦因其温通气血,故能消化凝结。
然疬疡之病,由于阴血不充,肝阳燔灼,而煎熬津液,凝结痰浊者为多,幸勿误读古书,反以助其烈焰。
洗下部之疮,则辛燥能除湿热,亦犹蛇床子洗疮杀虫耳。
《日华》主丈夫绝阳,女子绝阴,一切冷风劳气,筋骨挛急,四肢不仁,补腰膝,则辛温之品,固不独益肾壮阳。
并能通行经络,祛除风寒湿痹。
但《日华》又谓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则未免誉之太过。
而景岳且谓男子阳衰,女子阴衰之艰于子嗣者,皆宜服之,则偏信温补,其弊滋多,更非中正之道矣。
石顽谓一味仙灵脾酒,为偏风不遂要药,按不遂之病有二因:一为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经络,或风寒湿热痹着之病,古人之所谓痹症是也,其来也缓;一为气血上冲,扰乱脑神经而忽失其运动之病,今之所谓中风,西医之所谓脑经病是也,其病也暴。
仙灵脾酒,止可治风寒湿痹之不遂,并不能治气血两虚之不遂,而血冲脑经之不遂,更万万不可误用。
这是《中华本草》对淫羊藿所作的文献总结,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