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讯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增龄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导致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正在不断受到关注,但是一些慢性疾病和药物相关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常常被忽视。骨科专家指出,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的疾病都可能引起骨质疏松。记者采访了骨科专家,列举一些常见的易引发骨质疏松的慢性疾病,这些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慢性疾病的同时,要定期进行骨密度的监测,配合以骨质疏松的治疗。
男性ED多伴有骨质疏松
林华主任指出,过去人们对于男性性功能不全的关注,主要集中在ED(勃起功能障碍),但此类人群易骨质疏松,需要防止突发骨折,这可能是很多人甚至很多医务工作者都不知道的。
绝经后的女性易患上骨质疏松,这是与卵巢功能减退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密切关系的。这是因为雌激素受体广泛存在于骨细胞中,它可以直接调控骨细胞的功能。而男性骨质疏松也和激素水平有关,目前发现男性性功能减退者大多伴有骨量减少。
林华主任介绍说,如果男性雄性激素水平低,出现骨质疏松的几率就比较大。所以说,不要以为骨质疏松都是老年妇女的专利,其实男性也会有。性功能水平低下是导致男性骨质疏松最主要的原因,这其中大部分是中年轻男性。
长期使用胰岛素需“跟踪”骨量
糖尿病是人体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它不仅有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紊乱,而且伴有钙、磷、镁等骨矿物质的代谢异常。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极高。
一般认为,胰岛素不足,直接导致体内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蛋白质分解增多,蛋白质减少使得钙、磷不能在骨骼中沉积,造成骨质疏松。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长期使用胰岛素也会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林华主任告诉记者,在动物实验研究中,专家发现在患有糖尿病的小白鼠身上使用胰岛素,小白鼠的骨密度改善,骨骼小梁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但是骨骼的脆性增加了,同样容易骨折,这一研究在临床上也得到了证实。
长期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特别留意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如果决定长时间地使用胰岛素了,必须监测一下自己的骨量,看是否需要进行骨骼保护治疗,并在胰岛素使用的过程中定期监测骨密度。
动不动骨折要查甲状旁腺功能
如果你不幸地成为了“玻璃人”,动不动就会骨折,一年中要骨折个两次以上,补钙晒太阳都没有太大作用,这可能就要考虑是一种特别的疾病,叫做“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林华主任介绍说,在临床上,频繁地发生全身骨折的患者,多是由于甲状旁腺肿瘤引起的。
甲状旁腺是位于甲状腺附近、左右各一对、状如黄豆的腺体,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的代谢,维持血钙的平衡。若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素分泌过多,将会破坏骨细胞的功能。这一方面会使骨骼中的钙不断地进入血液,骨骼中的钙含量减少,导致骨质疏松,在轻微外力撞击下就会引起骨折。专家提醒,如果发现自己经常一不小心就骨折,及时去医院检查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情况。同样,在甲亢患者中有约30%的患者同时伴有骨代谢的异常。
有胃病的瘦子容易骨折
林华主任指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病、肝炎、肝硬化等都会引起人体维生素D缺乏和钙吸收障碍,正常生理需求量的蛋白质摄入不足也是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因消化系统疾病而诱发的骨质疏松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可以说大部分胃肠功能不好、体格瘦弱的人都有骨质疏松的可能性。
但是这部分人群治疗起来是非常棘手的,因为大部分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都是需要口服的,胃肠本身就不好,药物无法有效吸收反而会增加胃肠负担,所以这部分人群一定要注意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早期预防。
在临床上,病人出现消化不好、泛酸烧心等症状时,医生往往就会开抑酸性胃药如洛赛克(奥美拉唑)等给病人,而最新的研究表示,长期服用洛赛克等抑酸剂药物,骨折的发生率也比较高。
“类风关”是骨质疏松的信号
另外,还有很多慢性疾病,都是造成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元凶。比如,骨骼是造血器官,所以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人都会出现骨质疏松;还有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慢阻肺、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类疾病如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另外由于偏瘫,长期卧床造成的“废用型”骨质疏松等等。
林华主任说,人们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骨质疏松的信号。小关节肿胀畸形,往往被认为是关节增生,其实这不仅仅是关节增生,骨骼内部已经造成损害。因为一旦免疫系统发生一场病变,这种生理平衡遭到破坏,骨代谢将紊乱,骨吸收亢进,骨形成衰退,造成骨量丢失。 本报记者 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