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讯我国大肠癌新发病人正以每10年翻一倍的速率递增,每年死于大肠癌者约有10万之众。目前大肠癌列我国各类肿瘤发病的第三位、死亡的第四位,且均呈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尽管大肠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但2000年起,那里的死亡率却开始明显下降;二是我国部分地区如上海,以2006年的统计,全年共发生大肠癌病例6125人,发病率居肿瘤第一位,死亡率则为0.49,明显好于全国水准。
“在我国,每10个大肠癌病人中有6人会死亡;在上海,有5人死亡;而在美国,死亡的只有3人左右。我特别还要强调一句:中国大肠癌患者的死亡率目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日在由卫生部疾控局、中国抗癌协会共同举办的“传递希望——抗击大肠癌”活动启动仪式上,著名大肠癌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张苏展教授面对采访时可谓言辞切切。
“规范”治疗 病人受益
造成这种“差距”的关键何在?张苏展教授在作具体分析后认为,在全国范围内,大肠癌规范化手术的比例低于三分之一(甚至低于五分之一),大肠癌手术后规范化辅助化疗的比例低于二分之一,大肠癌病人术后获得规范化随访的比例低于五分之一,晚期大肠癌规范化治疗的比例低于二分之一,如此等等,诸多的“不规范”汇集拢来,直接导致了同样的病情却不能得到同样良好疗效的结果。
这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指出,随着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循证医学给出的愈来愈多的临床证据,关于大肠癌的诊断分期、手术方法、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已经有了愈来愈多为业内所共识的“准则”与“规范”,并且让病人从中真正获益。比如手术后的规范化辅助化疗,就能够明确提高大肠癌病人的生存率。再比如若对晚期大肠癌病人实施规范化的综合性治疗,即使有发生肺部或肝脏转移者,现在也有机会让一半以上的人存活两年以上,而不是先前的3个月至半年。
准确诊治 更需“专业”
记者:普通体检中通常有“肛门指检”项目,是否可看作是肠癌初查的一种方法?或者干脆接受肠镜检查?
张教授:中国人的肠癌有从“低位”向“高位”发展的迹象,也就是说眼下大多数肠癌为发生在肠子高位段的结肠癌,只有一小部分是指检能够摸到直肠癌。“从筛查大肠癌的角度,我们不主张用指检方法,倒是建议先做简便易行的大便隐血检查更有针对性。一旦有疑问,立即再用肠镜作进一步诊断,因为它毕竟有一定创伤和痛苦。”
记者:如果一名明确诊断的肠癌病人不想只依“一面之辞”就匆忙决定如何治疗,却又在外科、内科、放疗科医生处听到了“多面之辞”,该怎么办?
张教授:如果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医生给出一样的治疗建议,可以遵循:如果同一医院的不同科给出完全不一样的治疗建议,就一定换一家有更好资质、更专业的医院去治疗!因为这至少说明这家医院与正在全国大力推进的、规范化的大肠癌综合治疗要求尚有距离。
令人欣慰的是,就在上个月,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为牵头单位,率先组织全国26家医院开启了一个大型大肠癌登记随访项目,将系统登记患者从初诊、手术、术后治疗、随访等各阶段的诊疗信息,配合临床定期随访,给予患者一定的指导意见,提高其对诊治的配合度,以进一步提高大肠癌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在更多的一线大医院,一种由包括外科、化疗、放疗、病理、影像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的、严格依照病情分期为患者提供规范医疗的大肠癌综合诊疗中心,已经开始运行。一切都值得期待。首席记者 施捷
相关链接
- 大肠癌高危人群 有家族肠癌遗传病病史的人群;本人得过恶性肿瘤,尤其是已患过肠癌者;结肠息肉、腺瘤患者;大肠癌高发区40岁以上人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来自血吸虫疫区、患有血吸虫病的患者。
- 大肠癌早期症状 当出现大便出血,血与大便混在一起,血多数呈暗红色,有腹泻,或出现黏液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形状变扁、变细,或排便次数增多,或便秘,或有排便不尽感;腹痛,或常感腹内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