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我初涉香港电影圈,正逢港式喜剧进入新一波高峰期,遍地搞笑,导演编剧常挂在口边的一个字是gag,而gag者,原指笑话,香港影人把意义延伸,分出对白gag和视觉gag,是笑料的基本单位,大家整天度gag,甚至到了拍摄现场、甚至开镜后、甚至在后期配音间,还在尽最后努力有gag冇gag的急来急去。
思维决定成果,可想而知当时港式搞笑,是由断断续续的gag堆砌出来的,而为了增强累积效果,gag要放在一个个不一定连贯的噱头处境里,由性格鲜明的谐星来演绎。gag﹝对白和视觉﹞、噱头处境、谐星三个元素掌握好,便产生搞笑效果,拖到近90分钟,就可以出片,如果gag的密度够高、对观众反应计算准确,更可能成为卖座片
--
至少80年代的不少影人深信这套程序。
香港、台湾和大陆观众对港式喜剧的总印象,大概如此,看得高兴的时候是热闹、生猛、过瘾、有颠覆性和最重要的一点
--
好笑,看不上眼的时候是胡闹、幼稚、夸张、猥琐、抄袭、瞎搞、无厘头、不合情理和一条最大罪名
--
不好笑,深入想想的时候就会认同电影学者罗卡说的「紧贴民俗、不怕鄙俗、但求好笑,不理格调」,和李焯桃说的「段落式,但求场面有娱乐性,不计整体结构」。
美国学者戴维'波德威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里说:「纽约时报影评人对早期进口的一部功夫片有此恶言:『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当年的辱骂,竟变成今天的荣誉标志」。
这句后现代式评语,也可用在港产喜剧。
这一路的喜剧可说是香港粤语通俗时装笑片的主流,50年代时,谐星伊秋水、邓寄尘、新马仔、梁醒波、郑君绵、谭兰卿、邓碧云、凤凰女皆擅此道,那怕是剧情单薄、无戏可演的场面,也往往可以靠谐星「爆肚」、「执生」的纯表演博取一笑。
60年代中,粤语片萎缩,却正值粤语无线电视崛起,粤语片大中小牌演员纷纷加盟电视,在周一至周五每晚播出的综艺节目《欢乐今宵》当主持,并演「趣剧」,即大陆的「短剧」。趣剧依靠的,正是gag、噱头处境和谐星。电视的消耗量大,培养了大批幕前幕后人材,趣剧写手中包括当年是替纸媒体如中国学生周报快活谷版写笑话的刘天赐。
滚动到7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奇才和一个偶像,即许冠文许冠杰兄弟,开了一个叫《双星报喜》的电视节目,可说是积累了之前香港粤语影视界搞笑的集体经验,再加上富时代感的新包装,高密度的gag、极有噱头的处境、偶像级的谐星三结合,节目大受欢迎,塑造了港人的搞笑口味,预告了港式喜剧电影之后的走向。
粤语喜剧电影复兴的先声是73年的《七十二家房客》。翌年出现很多跟风者,其中有一部破了《七十二家房客》的卖座纪录,那就是许冠文导演、许冠文刘天赐邓伟雄编剧、许冠文许冠杰主演的《鬼马双星》,趁《双星报喜》的势头,将源于粤语谐星笑片的电视趣剧,螺旋式回向的搬上了大银幕。
许氏兄弟从75年至78年持续推出了《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莫不是年度卖座冠军,成喜剧之王,港式喜剧的发展轨迹已定形,由许氏喜剧,到78年开始的成龙洪金宝袁小田袁和平谐趣功夫片,到80年代新艺城喜剧,到90年代周星驰喜剧,外行看热闹觉得各胜擅场,搞笑内核却离不开gag、噱头处境、谐星三结合,真癫假狂,当然过火,爱它恨它,只不过是娱乐事业,套用港产片字幕常出现的半文不白句子:有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