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流脑 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症状 是由什么原因 引起的 什么病 应注意 哪些并发症 怎样预防 流脑
它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它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一般从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起病急骤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常于24小时内危及生命。流脑病菌存在于鼻咽腔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免疫力弱,病菌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繁殖形成败血症,进一步随血流侵犯脑组织和脊髓外的被膜,引发脑脊髓膜炎。这种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流脑病毒普遍易感,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可发生。流脑一般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患者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容易感染,因为幼儿自身抵抗力差,容易患病;大年龄段儿童中,如果是机体免疫功能有缺陷(或比较低下),家长也应当警惕。近年来,临床上也发现有成年人患此病,而成人的病死率高。
发热、头痛、呕吐是流脑三大主要症状。婴儿症状表现不典型,往往伴有高热、拒食、烦躁、哭闹不安等;暴发型流脑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严重后果。
流脑的预防措施
(一) 流行前期的预防措施
1.在流行前期有计划地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清扫周围环境和室内卫生,注意通风换气,勤晒衣被和儿童玩具。
2.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增强体质。
3.增强广大群众预防流脑的意识,以使病人得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并使疫点得到早处理。
4.在流脑散发情况下,可重点作好2岁以下儿童的基础免疫。现有A、C、Y和W135群Nm的CPS菌苗。我国主要由A群Nm引起流脑流行,目前仅有一种A群NmCPS菌苗,于每年11月对6个月~2岁儿童进行基础免疫1针,间隔2个月后,再加强免疫一次,菌苗的接种率需达到90%以上。
(二)流行期预防措施
1.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就近住院治疗病人。
2.在流脑病人周围查治早期轻症病人,若病情较重应急送医院治疗。
3.当出现该群Nm的流脑流行时,另外菌苗没有落实或供应不上出现紧急疫情时,为预防续发第二代病例,对于病人密切接触者需口服抗菌药物:
①磺胺嘧啶(SD):成人4~6g/d;儿童0.1g/(kg•d),分2次口服,首剂量加倍,服药3~5天,同时服等量的苏打。
②利福平:成人600mg/12h;儿童10mg/(kg•12h),服药2天。
③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服药1次,50mg。
4.若流脑流行出现在过去未实施菌苗免疫或注射菌苗较少的地方,可对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应急接种菌苗,能有效地防止继发病例出现,控制流行。
5.一旦发生流脑流行,应避免参加大型集会和串门访友或探视病人,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若在学校和托儿所发生流脑暴发,可酌情暂时停课,并对学生和儿童应急接种Nm菌苗。
6.实施流行前期的一般性的预防措施,亦有助于防止流脑疫情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