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4岁9个月,最近经常说肚子痛,一般是在早上一起床,还有晚上吃饭后,有时还吐,具体疼痛部位说是肚脐上面,用手按压也不同,就是泛起来通的流汗!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看过医生,医生说可能是胃病也不确诊。最近我们这里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同一个症状,请高手指点!谢谢!!
最好快到医院看看,切莫大意
腹痛分为内科性腹痛及外科性腹痛,其中绝大部分是内科性腹痛,一般不是很急;而少数属于外科急腹症,需要紧急处理。腹痛大体分为绞痛、钝痛和放射痛三种形式:由管状器官的肌肉痉挛或梗阻引起,如肠管、胆管及输尿管等痉挛或梗阻,多表现为阵发性绞痛;腹腔内器官炎性肿胀时包膜受牵扯引起,如肝、肾及腹膜等发生炎症时,多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放射痛则表现为内脏疼痛通过植物神经沿着相应的脊神经反射至相应部位,如肝胆病的疼痛有时可放射到右肩等。
哪些腹痛可能是外科急腹症,需要立即到医院诊治呢?丁晓萍说,对阵发性腹痛同时存在固定位置、范围和程度的局限性腹部压痛及紧张的患儿,腹部绞痛同时伴有腹胀、呕吐的患儿,腹痛持续2-3小时,同时存在全腹压痛的患儿,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耽误,立即送孩子到医院诊治。
内科性腹痛最常见的是再发性腹痛和慢性胃炎。
再发性腹痛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反复发作、长期持续,常规治疗经常得不到理想疗效,使患儿的身心健康及其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再发性腹痛占腹痛患儿的50%以上,以5-15岁儿童多见,女孩发病多于男孩,比例约为5∶3。再发性腹痛的患儿中有5%可能有器质性疾病,而功能异常者占85%,心理问题占10%。
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植物神经失调,内脏感觉高度敏感,胃肠动力功能失调,心理因素如突然受打击、焦虑、忧郁症、学校恐怖症等等。这类腹痛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是痉挛性或绞痛性的,多在脐周,也可在腹部其它部位;可每日、每周、每月发作,或数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不超过1-3小时,可自行缓解;发作以晨起多见,常于空腹或进餐时突然加重,但少有在夜间疼痛而影响睡眠;发作时可伴功能性及自主神经症状,如呕吐、心悸、头痛、出汗等,还可伴有食欲不振、腹泻、便秘及再发性呕吐。如果经医生检查确诊为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患儿,首先要消除顾虑。在孩子腹痛发作时,让其平卧,腹部放置热水袋或顺时针方向轻揉腹部,大多经排气后腹痛可缓解。如经这些处理后,腹痛仍较剧烈应给予解痉剂、促胃肠动力剂、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药等。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患儿有3/1在5年内症状可解除,25%至30%的患儿症状可持续到成人期。
小儿慢性胃炎也是儿科常见病,其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或脐周反复疼痛,往往伴有呕吐、饱胀、恶心、食欲不振,严重时影响活动及睡眠;多在饭后感到不适,进食不多但觉过饱,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它刺激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以上症状给予抗酸剂及解痉剂不易缓解;合并胃黏膜糜烂时,可反复少量出血;小婴儿还可以表现为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
小儿胃炎的病因很多,但80%以上是由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且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还与胃癌及胃肿瘤的关系密切。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指出,幽门螺旋杆菌是第一致癌因子。幽门螺旋杆菌多在幼年时感染,一旦感染将带菌几十年,自然根除率极低。其次小儿慢性胃炎与胃肠功能失调、营养因素也有密切关系,食物中的维生素A和C的增加与慢性胃炎的减少有联系,而偏食儿童维生素C、E、铁、钙等元素摄入不足,是致病的另一因素。
小儿慢性胃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对小儿慢性胃炎应以饮食治疗加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为主。饮食治疗的原则是维持患儿营养摄入,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预防营养失调。根据患儿的年龄、生活习惯安排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饮料等。目前,药物治疗慢性胃炎首先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多以近两年兴起的“短疗程三联疗法”为主,如服用一周的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临床证明其转阴率为90%以上;另外就是对症下药解除腹胀、腹泻、恶心等症状。
小的时候,家长经常给绕着肚脐用手掌转圈揉,顺时针转9圈,逆时针转9圈,共81圈。据说是中医的方法,您不妨试一下,应该管用。